怎樣選擇寶寶退燒藥
寶寶發燒很多人媽媽的第一選擇就是要先吃退燒藥來退燒,而寶寶退燒藥的種類也是非常的多的,我們在為寶寶選擇的時候也是要之一的,下面小編就教大家如何來為寶寶選擇有效的退燒藥吧!
退燒藥的種類很多,一般都在體溫達攝氏38.5℃以上時才開始服用,而且每次服藥中間一定要間隔4~6小時。退燒藥包含水劑、錠劑、栓劑和針劑:
1、水劑
較溫和而安全,普遍使用的是普拿疼糖漿(acetaminophen)及Ibuprofen糖漿。
2、錠劑
阿司匹林錠劑退燒效果也很好,但某些特定的病毒感染,例如:水痘或流感,服用阿司匹林可能引發“雷氏癥候群”,因此目前幾乎不再使用。普拿疼這類退燒藥錠劑,多吃也可能引起肝功能問題,一般安全劑量是每公斤體重每日不可超過150毫克。
3、栓劑
用來塞肛門,由直腸吸收,效果快速,當小孩拒絕吃藥時也能退燒,非常方便,但使用次數要少,因密集使用容易退燒過度,使體溫降太快,或是反復刺激肛門,造成腹瀉,過度使用栓劑也有引發胃潰瘍的案例。
4、針劑
打退燒針是不安全的方法,有的孩子甚至會過敏休克。然而目前并沒有針對退燒針所作的過敏試驗,因此除非無法使用口服退燒藥(如嚴重嘔吐或禁食中)且無法使用肛門塞劑(如嚴重腹瀉),用盡方法仍無法退燒,后一步才會考慮打退燒針。
新生寶寶發燒盡量避免吃退燒藥
退燒藥是兒科常用的藥物。家長們都很熟悉,也能說出這些藥的名字。但許多家長對退燒藥的用法、作用不完全了解,因此有時使用不當,帶來一些不必要的麻煩。
退燒藥不是萬能藥,并非什么原因引起的發燒一用退燒藥后體溫會從高熱降至正常,而且就不再升高。退燒藥的作用只是臨時降溫而已,而且也不可能完全降至正常,作用時間2小時,過時體溫還得上升,這就是退熱劑的應有效能。
有些父母把退燒藥和其他藥一樣用,不論體溫的高低,每4小時即服用1次。有時體溫不太高也服用退燒藥,這種做法是不妥的。退燒藥只是臨時性用藥,沒有必要定時服用。退燒藥只是在高熱時應用,嬰幼兒體溫超過39℃,大年齡兒童超過38.5℃時應用。
3個月以內的嬰兒,特別是新生兒,不宜服用退燒藥,因體溫調節中樞尚未發育完善,新生兒的汗腺尚不發達,退燒藥起不到多大作用,有時反而會引起虛脫。所以新生兒不宜服用,二三個月嬰兒應慎用,或遵醫囑。
結語:寶寶反復發燒可以說是眾多的寶寶發燒的一個癥狀,而不同的年齡的寶寶反復發燒的原因是不同的,因而治療的方法也就會不同。而本文就為大家詳細的介紹了6個月寶寶、2歲寶寶、一歲寶寶等反復發燒的解決方法媽媽們一定要收藏起來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