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發燒是非常常見的,很多的寶寶都是會有這種現象的。而有的寶寶還是會反復的發燒的,這使得媽媽們非常的著急。那么你知道寶寶反復發燒該怎么辦嗎?6個月寶寶或是兩歲寶寶反復發燒怎么辦又該怎么辦呢?今天小編就為大家介紹一下吧!
目錄
1、寶寶為什么會反復發燒 2、寶寶反復發燒怎么辦
寶寶為什么會反復發燒
由于孩子對外界環境適應能力差,身體免疫系統尚未發育完全,稍有不適就容易引起發熱癥狀,或者出現服藥退燒后體溫又迅速回升的現象。特別是在炎熱的夏季,如果爸媽使用空調不當或寶寶喝水喝得少,不適應高溫天氣等都會引起反復發熱的情況。
引起發燒的病因有很多:主要是細菌、病毒入侵,引發呼吸道、腸胃感染,導致發燒。爸媽能做到的是根據孩子的年齡、身體發育情況給予足夠的營養,及時合理均衡地添加輔食。
特別要提醒爸媽注意的是,如果孩子連續發熱三天以上不見好轉或寶寶出現高熱、驚厥的現象時,要及時就醫,以便查明原因,對癥治療。
感染是引起孩子發燒的主因
發熱的癥狀相似,但引起發熱的原因卻有不同。在臨床上,根據致熱源(引起發熱的物質)來源不同,發熱可分為感染性和非感染性。在兒科,絕大部分的發熱都是感染性的。人體的各個部位都可能發生感染,比如小孩常見的喉嚨發炎、氣管炎、肺炎、腸炎等,只有把感染消除了,發熱才能停止。
“能感染人體的東西有很多,常見的是病毒、細菌,其次是支原體、衣原體。”廣州市第一人民醫院兒科主任于力說,目前,支原體感染很常見。支原體感染的早期癥狀跟普通感冒差不多,如低燒、咳嗽等,因而不少家長常常會把孩子支原體感染錯以為是感冒,給孩子服用感冒藥,結果治了一個多月還不見好。
于力說,治療支原體感染療程較長,4個療程差不多需要一個月時間,讓體內藥物達到一定的濃度,才能徹底治愈感染。
低于38.5℃,不必用退燒藥
要清除這些病毒、細菌、支原體等致病體,除了人體自身的免疫力外,對于小孩,常常還需要借助藥物。不過,于主任說,即使用了恰好針對感染病原且昂貴的進口藥物,病原體的清除也不會馬上起效,治療需要一段時間。所以,家長無需那么心急,家長要做的就是認真做好物理降溫及補水等護理。
但如果孩子一直處于高熱狀態,比如體溫超過39℃,就應該引起足夠的重視,因為高熱持續時間長,會對心、肺、腦、胃腸等功能有不良影響,尤其是1歲-3歲半的孩子,容易出現高熱驚厥,對大腦神經組織有一定的損傷。因此,在使用抗感染藥物的同時,還要給孩子進行退熱等對癥處理。
一般來說,嬰幼兒測量肛溫超過37.8℃或腋溫超過37.5℃時,就可以認為發燒了。于力指出,建議對于不同的發熱狀況予以不同的對策——
(1)超過37.5℃(可以選擇物理降溫)。
(2)超過38.5℃(可以口服藥物來退熱)。
(3)超過39℃(可以注射用藥來退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