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孩的成長中,幾乎每個小孩都會遇到發燒的情況。發燒本身不是一種疾病,而是某種疾病的前兆或癥狀,它的出現是告訴父母,寶寶的身體健康已出現問題,父母要特別注意。一般來說,5個月到5歲的寶寶經常會有發燒的情況。
兒童體溫超過38℃就是發燒,去醫院就診前,父母可以采取以下幾點應急措施:
少穿衣服,給孩子散熱。
傳統的觀念就是孩子一發燒,就要用衣服和被子把小孩裹得嚴嚴實實的,把汗“逼”出來,其實這是不對的。小孩在發燒時,會出現發抖的癥狀,父母會以為孩子發冷,其實這是因為他們體溫上升導致的痙攣。
寶寶發燒時常見的誤區
誤區1:孩子感覺發熱就是發燒了
寶寶喊熱,媽媽一摸確實體溫很高。但這就是發燒了嗎?其實孩子感覺身體發熱的原因很多:用力的玩、哭,以及剛從溫暖的被窩中出來,或在熱天處于戶外等,但在這些情況下,孩子的皮膚溫度在10—20分鐘內就能恢復正常,所以發熱的孩子不一定是發燒了哦!
但如果孩子仍是感覺發熱不舒服,媽媽可以先通過孩子手心和頸后的溫度,初步判斷體溫是否正常。當然,使用體溫計測量體溫可以準確的判斷孩子是否發熱:通常用肛表測量直腸溫度,尤其是對小嬰兒會較為準確(正常體溫為37℃--38℃);也可測量腋下或頸部的溫度(正常體溫為36℃--37℃)。學齡前寶寶好不要用口表測量體溫,以免發生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