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水果的正確時間是在兩餐之間,飯前1小時和飯后2個小時左右。
首先,水果中許多成分均是水溶性的,飯前吃有利于身體必需營養素的吸收。
其次,水果是低熱量食物,其平均熱量僅為同等重量面食的1/4,同等豬肉等肉食約1/10。
先吃低熱量食物,比較容易把握一頓飯里總的熱量攝入。
第三,許多水果本身容易被氧化、腐敗,先吃水果可縮短它在胃中的停留時間,降低代其氧化、腐敗程度,減少可能對身體造成的不利影響。
所有新鮮水果都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和維生素B,還有果糖和纖維素,但各種水果所含的營養成分各有不同。
如橙子含有維生素C和維生素B比較多;蘋果含果糖和維生素C比較多;香蕉含果糖和纖維素比較多。
6個月的孩子可以吃的水果很多,如草莓、桃子、西瓜、蘋果、香蕉、桔子、梨等,都可做成果泥給孩子吃,好給寶寶吃應季的水果。
水果屬性有“寒”“熱”之分。許多父母都有經驗,體質偏熱的孩子吃多了橘子就會上火,出現口腔潰瘍,口角炎、嘴邊起泡,牙齦腫痛,大便干結,眼睛或鼻子發炎等癥狀,這是由于橘子屬于熱性水果的緣故。這一類的水果還有荔枝、龍眼、桃子、櫻桃、楊梅等。
體質偏寒的孩子如果過多食用西瓜、梨、柿子、獼猴桃等就會出現腹瀉或腹部不適。這些水果則屬于涼性。
介于寒熱之間的屬于甘平類水果有葡萄、菠蘿、芒果、橄欖、白果、李子、梅、枇杷、山楂、蘋果等,這類水果適宜于各種體質的人。但是,不能貪嘴,也不能貪涼,不是什么水果都適合冷凍吃。
水果是不是吃得越多越好呢?
再好的東西都不能沒有節制地食用,尤其是對孩子來說。因為孩子的身體在發育期,許多器官功能還不完善,貪吃暴食有弊無利。
水果病常見的就是橘子高胡蘿卜素征,多發生在秋季橘子豐富的季節,主要的癥狀是寶寶鼻唇溝、鼻尖、前額、手心、腳底等處皮膚出現黃染,嚴重的全身發黃,同時伴有惡心、嘔吐、食欲不振、全身乏力等癥狀。
有的家長誤以為寶寶得了肝炎。過量吃水果還容易影響其他食品的攝入,孩子吃水果太多了,他就不愿意吃飯了,肯定會影響其他營養的吸收。
對于營養不良的孩子來說加重了蛋白質攝入不足;對于肥胖的孩子來說,大量攝入高糖分水果進一步加重了肥胖,不利于減肥。
水果屬平衡膳食中6類食品中的一種,但不能替代其他食品。水果是維生素、微量元素及纖維素的重要來源,也提供少許碳水化合物,山楂、柑橘、鮮龍眼、鮮荔枝、草莓、西瓜中維生素C含量豐富;
黃杏、黃桃、柿子、柑橘、山楂含豐富的胡蘿卜素。任何食品都講究飲食平衡,雖然水果中含有豐富的維生素和其他營養物質,但吃得過量也會引起不適。
給寶寶吃水果在食用時間上有哪些需要注意的?
有的媽媽喜歡從早餐開始就在餐桌上擺放一些水果,以供寶寶在餐后食用,認為這時吃水果可以促進食物的消化。
當然,這對于喜歡吃動物性葷腥和油膩食品的人很有必要,但是,對于正在生長發育中的寶寶卻并不適宜。
因為,水果中有不少單糖物質,極易被小腸吸收,但若是堵在胃中,就很容易形成脹氣,以至于引起便秘。
所以在飽餐之后不要馬上給寶寶食用水果。然而,也不適宜在餐前給寶寶吃。因為,寶寶的胃容量還比較小,如果在餐前食用,就會占據胃的一定空間,由此影響正餐的營養素的攝入。
另外,寶寶吃柑橘前后的一小時不宜喝牛奶,不然的話,柑橘中的果酸與牛奶中的蛋白質相遇后,即可發生凝固,影響柑橘中營養的吸收。
佳的做法是:把食用水果的時間安排在兩餐之間,或是中午午睡醒來后,這樣,可讓寶寶把水果當作點心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