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感冒臨床表現
由于年齡大小、體質強弱及病變部位的不同,病情的緩急、輕重程度也不同。年長兒癥狀較輕,嬰幼兒則較重。
1.一般類型上感
(1)癥狀局部癥狀鼻塞、流涕、噴嚏、干咳、咽部不適和咽痛等,多于3~4天內自然痊愈。全身癥狀發熱、煩躁不安、頭痛、全身不適、乏力等。
部分患兒有食欲不振、嘔吐、腹瀉、腹痛等消化道癥狀。腹痛多為臍周陣發性疼痛,無壓痛,可能為腸痙攣所致;如腹痛持續存在,多為并發急性腸系膜淋巴結炎。
嬰幼兒起病急,全身癥狀為主,局部癥狀較輕。多有發熱,體溫可高達390C~400C,熱程2~3天至1周左右,起病1~2天可因高熱引起驚厥。
年長兒以局部癥狀為主,全身癥狀較輕,可僅輕度發熱。
(2)體征體檢可見咽部充血,扁桃體腫大。有時可見下頜和頸淋巴結腫大。肺部聽診一般正常。腸道病毒感染者可見不同形態的皮疹。
2.兩種特殊類型上感
(1)皰疹性咽峽炎病原體為柯薩奇A組病毒。好發于夏秋季。起病急驟,臨床表現為高熱、咽痛、流涎、厭食、嘔吐等。
體檢可發現咽部充血,在咽腭弓、軟腭、懸雍垂的黏膜上可見數個至十數個2~4mm大小灰白色的皰疹,周圍有紅暈,1~2日后破潰形成小潰瘍,皰疹也可發生于口腔的其他部位。病程為1周左右。
(2)咽結合膜熱以發熱、咽炎、結膜炎為特征。病原體為腺病毒3、7型。好發于春夏季,散發或發生小流行。
臨床表現為高熱、咽痛、眼部刺痛,有時伴消化道癥狀。體檢發現咽部充血、可見白色點塊狀分泌物,周邊無紅暈,易于剝離;一側或雙側濾泡性眼結合膜炎,可伴球結合膜出血;頸及耳后淋巴結增大。病程1~2周。
3.并發癥
以嬰幼兒多見,可引起中耳炎、鼻竇炎、咽后壁膿腫、扁桃體周圍膿腫、頸淋巴結炎、喉炎、支氣管炎及肺炎等。年長兒若患A組溶血性鏈球菌咽峽炎可引起急性腎小球腎炎和風濕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