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發疹初期,患兒僅見少量皰疹,分布稀疏,或伴有表證,病位主要在肺,可以采用疏散風熱、透疹外出的方法,佐以清熱解毒,使表邪得解,邪有所出,皰疹得消。
對于濕重于熱者,臨床癥狀除見大量皰疹顯現,皰中含有膿液外,還伴有大便稀溏,苔黃膩,脈滑。治療應以化濕為重點,兼以清熱解毒。
對于熱重于濕者,可見皰疹紅,身熱不寧,煩躁口渴,大便干甚至便秘、舌紅、脈數。治宜清熱解毒為主,佐以祛濕。
一般情況下,手足口病多發于夏季,暑氣通于心,此時心火亢盛,臨床癥狀除見手足肌膚、口咽部出現大量皰疹外,伴有夜寐不寧、小便赤黃、舌尖紅、脈數等癥狀。因此,清泄心火為主要治療原則。
本病屬于溫病的范疇,若毒邪熾盛,或患者素體稟賦不足、素體偏亢,則在疾病的傳變過程中極易出現各種危重證候。
由于前期病程中邪熱之毒耗傷陰液,而且口咽部的皰疹影響患者的進食,因此在疾病的后期患者以陰傷脾虛為主,癥見皰疹漸消,伴有身熱漸退、口渴、納差、舌紅少津、脈細數,治療宜健脾助運,生津養陰為主。
另外,還可對患者皰疹采取外用藥物進行局部治療,尤其是當口唇、咽峽部發生皰疹時,患者疼痛拒食,局部外治更顯得尤為重要。
喝開水勤洗手是關鍵
“手足口病流行期間,患者是主要傳染源。”馮主任提醒,帶毒者和輕型散發病例是流行間歇和流行期的主要傳染源,并且通過人群間的密切接觸進行傳播。
比如可通過空氣飛沫傳播、日常接觸傳播、經口感染等,門診交叉感染和口腔器械消毒不嚴也可造成傳播。
因此,家長應做好小兒的日常防護工作,衣物應置陽光下暴曬,室內保持通風換氣,飯前便后要洗手,盡量少讓孩子到擁擠的公共場所,注意嬰幼兒的營養、休息,避免日光曝曬,防止過度疲勞,降低機體抵抗力。多喝白開水,多吃新鮮的水果和蔬菜。
一旦孩子出現癥狀,應及時到正規醫院就診,并積極配合做好隔離工作。患兒寶寶可能因發熱、口腔皰疹而不愿進食,所以飲食要清淡、可口、易消化,口腔有糜爛時多吃一些流質食物。
禁食冰冷、辛辣、咸等刺激性食物。每次餐后用溫水漱口,口腔有糜爛時可涂魚肝油,以減輕疼痛,促使糜爛早日愈合。患兒的衣服、被褥要清潔,衣著寬大、柔軟,經常更換。
剪短患兒指甲,必要時包裹患兒雙手,防止抓破皮疹;臀部有皮疹的嬰兒,應隨時清理大小便,保持臀部清潔干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