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發性聾的病因不明,很多致病因素都可能導致突發性聾,目前獲得廣泛認可的主要有病毒感染學說、循環障礙學說、自身免疫學說以及膜迷路破裂學說等。
1.
突發性聾的病因可能為病毒引起的急性耳蝸炎或急性耳蝸前庭迷路炎。許多病毒都可能與本病有關,包括巨細胞病毒、腮腺炎病毒、風疹病毒、麻疹病毒、單純皰疹病毒和流感病毒A、B及水痘病毒等。
很多患者在發病前有上感病史,兒童突發性聾多發生在冬春季上呼吸道感染及腮腺炎流行的季節,且聽力損失較為嚴重,發病前常有感冒或流行性腮腺炎接觸史或患病史,提示本病與病毒感染密切相關。抗病毒藥物可以增加類固醇治療的作用而提高突發性聾的治愈率,也間接說明了突發性聾與病毒感染的相關性。
2.循環障礙學說
目前普遍認為內耳供血障礙是突發性聾的主要病因,患者的聽力損失程度與耳蝸血流速度、血流量和血管橫截面積有關。內耳的血液供應來自迷路動脈,內耳毛細胞生理活動耗氧量較高,對缺氧耐受差,血壓或循環二氧化碳分壓下降都可能引起耳蝸外淋巴氧張力減小,從而降低內耳供氧量,因此各種原因引起的耳蝸微循環功能障礙都可以造成聽覺器官功能損害,引起聽力下降。其次,使用改善循環功能的藥物能夠促進患者聽力恢復,也間接證明了循環功能障礙可能是突發性聾的發病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