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膽囊炎的診斷標準 預防謹記7要點
慢性膽囊炎(chronic cholecystitis)系指膽囊慢性炎癥性病變,大多為慢性結石性膽囊炎,占85%~95%,少數為非結石性膽囊炎,如傷寒帶菌者,本病可由急性膽囊炎反復發作遷延而來,也可慢性起病,臨床表現無特異性,常見的是右上腹部或心窩部隱痛,食后飽脹不適,噯氣,進食油膩食物后可有惡心,偶有嘔吐,在老年人,可無臨床癥狀,稱無癥狀性膽囊炎。那么,如何早期發現慢性膽囊炎?又怎么預防呢?下面為大家詳細介紹。
早期發現慢性膽囊炎,需根據以下幾點來診斷
(1)有消化不良癥狀
如上腹部不適、鈍涌進油膩臺后加重。同時膽汁引流有異常表現或細菌培養陽性。
(2)有消化不良癥狀
而膽囊造影顯示有日石,膽囊顯影遲緩,不顯影,膽囊縮小或無變化在高脂餐試驗后旭囊不縮小。
(3)有消化不良癥狀
B超示膽囊壁增厚或革結石。
判定:有其中之一者可確診。另外,慢性膽囊炎需與消化性潰瘍、僵性目炎、促性肝炎、慢性胰腺炎等鑒別。
如何預防慢性膽囊炎
1、每天需要1500毫升的飲水量,以防止結石的形成。
2、多食蜂蜜、香蕉等潤腸食品,以保證大便通暢以減輕癥狀,利于疾病康復。如1—2天不解大便,應按醫囑服藥。
3、不要長時間做上體前傾的姿勢,或穿著緊身衣等,以免擠壓腹部,使膽汁分泌受阻。
4、要適當節制飲食,尤其要避免剛目肪飲食。可以適當使用素油烹調,如菜油、豆油、茶揉油,應忌油膩,吃容易消化的低脂肪食品。一些脂肪成分較高的食品,如牛奶、奶粉、麥乳精、雞蛋,鴨蛋等,在發病期間也好不要食用。
5、慢性膽囊炎患者平時應注意有規律地生活,如通膽絞病發作后應休息1—2天,再逐漸恢復正常生活和工作。在腹痛緩解期,可以照常工作和生活,但要避免過度勞累和緊張。
6、病情穩定期,可適當開展戶外體育鍛煉。注意氣候變化。防止因受寒而引起疾病發作。
7、保持心情舒暢,避免情緒激動,可減少膽囊炎的發作。
結語:很多疾病在晚期的時候都是比較難治愈的,所以做好疾病預防的工作是非常的重要的。上述是關于膽囊炎的治療方法和預防的方法,大家可以仔細的學習一下,這樣就可以遠離膽囊炎了!希望大家平時多抽出一些時間來關注一下自己的身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