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愛吃甜食者
抽樣調查中發現:90%以上的膽石癥患者都有吃甜食的習慣。過量的糖分會增加胰島素的分泌,加速膽固醇的積累,還會自行轉化為脂肪,促使人體發胖,進而引起膽固醇分泌增加,促使膽結石的發生。
四、長期食素者
正常人膽固醇與膽鹽、卵磷脂按一定的混合比例呈微膠粒狀態懸浮于膽汁中,當這一比例破壞時,可引起膽結石。長期素食者,攝入卵磷脂不足,且素食中過多的纖維素妨礙了對膽汁酸的重新吸收,使膽汁中的膽鹽濃度下降,卵磷脂與膽鹽不足,導致比例失調,造成膽結石。
膽結石的中醫療法
中醫處方(一)
【辨證】肝膽濕熱郁結,橫逆中土。
【治法】利膽排石,益脾止痛。
【方名】膽道排石湯。
【組成】柴胡9克,太子參15克,白芍15克,金錢草30克,郁金草12克,蒲黃6克,五靈脂6克,甘草3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日服2次。
【出處】鄧鐵濤方。
中醫處方(二)
【辨證】濕熱內蘊,積久成石。
【治法】疏肝理氣,利膽排石。
【方名】利膽排石湯。
【組成】制大黃9克,枳實9克,虎杖15克,郁金15克,金錢草3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日服2次。
【出處】姜春華方。
中醫處方(三)
【辨證】肝郁氣滯。
【治法】疏肝解郁,理氣止痛。
【方名】舒肝利膽湯。
【組成】柴胡10克,枳實10克,青皮10克,陳皮10克,虎杖根30克,銀花30克,生大黃12克,金錢草30克,茵陳30克,郁金12克,川楝子12克,元胡10克,白芍12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日服2次。
【出處】謝新建方
中醫處方(四)
【辨證】肝氣郁結,木郁化火。
【治法】疏肝理氣,清熱化滯,利膽排石。
【方名】清膽化石湯。
【組成】柴胡6克,鵝不食草15克,延胡6克,金錢草15克,金鈴子10克,黃芩9克,郁金6克,通草3克,蒲公英12克,北茵陳1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日服2次。
【出處】翁恭方。
中醫處方(五)
【辨證】肝膽濕熱蘊結。
【治法】疏肝利膽,清熱除濕,理氣和營,止痛散結。
【方名】疏肝利膽湯。
【組成】柴胡10克,黃芩8克,海金砂15克,金錢草15克,雞內金10克,川郁金8克,炒金鈴子10克,白芍10克,炒枳實10克,赤茯苓15克,車前子1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日服2次。
【出處】李培生方。
結語:食療方法對于身體是沒有任何的副作用的,所以如果大家害怕藥物會給人體帶來一些副作用的話,可以嘗試一下平時生活中的這些天然藥物。上述是關于膽結石治療的介紹,大家可以發現,其實通過飲食的方法也是可以治療膽結石的不是嗎?希望上述的知識可以幫助大家擺脫膽結石的困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