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田玉為軟玉,是由一種礦物透閃石組成簡單礦物集合體。特點是質地細膩,顏色鮮美。白如羊脂,黑如純漆;性兼剛柔,硬如玻璃,韌似榆木。具有透明感,富有有光澤度。歷史上采到的大的和田玉有100000多公斤。和田玉是雕琢玉器、玉件的上等玉料。
古代皇帝和諸候們都曾用它雕琢印章、禮器和玉衣等。河南安陽發掘的商代古墓中,就有用和田玉做的玉盤;河北滿城地區出土的西漢中山靖王劉勝夫婦的金鏤玉衣,就是用上千塊和田玉可雕刻的種類很多,人們常用它做爐、鼎、瓶、食器、酒器、水器和首飾等,深受歡迎,供不應求。
烤全羊
烤全羊是新疆的一大名饌,其風味可以同北京烤鴨媲美,維吾爾語叫“吐努爾喀瓦甫”。
羊雜碎
燴羊雜,又叫羊雜碎、羊下水,是大西北地區常見的傳統風味湯類小吃。由羊的頭、蹄、血、肝、心、腸、肚、等混合燴制而成,故又名“羊雜燴”。羊雜碎,貴在羊雜碎雜、碎。不雜不碎,吃起來就沒滋味。羊雜碎集羊內臟于一鍋,形色繁多,肉質各異,味道酸辣兼宜,無腥不膩,湯鮮味美,入口生津,營養豐富,在氣候偏冷的北方食用可御冷逐寒,食著往往半碗才下肚,便遍體生熱,一碗吃完,則熱汗淋漓。
既經濟實惠,又食用方便。
羊雜烤羊肉串
新疆的烤羊肉串可以說是風靡全國的一種風味小吃,受到廣大群眾的青睞。烤羊肉串,維吾爾語稱之為 烤羊肉串“喀瓦甫”,是維吾爾族的一種傳統小吃。其做法是:把羊肉和羊油切成薄片,肥瘦搭配地穿在細鐵釬上,放在長形的烤羊肉串爐上烤,然后撒些辣子面、精鹽和孜然粉,數分鐘即熟。其色焦黃、油亮,味道微辣,不膩不膻,鮮嫩可口。
羊羔肉
羊羔肉是一種味美的肉食品。羊羔肉多選擇當年羯羊或周歲以內的羊。做法是把羊羔宰殺后,去其皮和內臟,洗凈后放在大鍋里煮,并放洋蔥、胡椒等佐料。煮肉的方法有兩種,一種是先用冷水煮,另一種是先用開水煮,無論哪種煮法,都要撈去浮在湯上面的血沫,等肉快熟時再放鹽。
羊羔肉鮮嫩而可口,是待客的上品。羊肉抓飯抓飯,維吾爾語稱“波勞”。其原料有大米、羊肉、胡蘿卜、洋蔥和清油(植物油)。
香馕
馕在新疆的歷史悠久,古代稱為“胡餅”、“爐餅”。馕以面粉為主要原料,多為發酵的面,但不放堿而放少許鹽。馕大都呈圓形,大的馕叫“艾曼克”馕,中間薄,邊沿略厚,中央戳有許多花紋,直徑足有40-50厘米。這種馕大的要1-2公斤面粉,被稱為馕中之王。
小的馕和一般的茶杯口那么大,叫“托喀西”馕,厚約1厘米多,是做工精細的一種小馕,還有一種直徑約10厘米,厚約5-6厘米,中間有一個洞的“格吉德”馕,這是所有馕中厚的一種。馕的花樣也很多,所用的原料也很豐富。除了面粉外,芝麻、洋蔥、雞蛋、清油、酥油、牛奶、糖、鹽都是不可缺少的原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