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山寺
寒山寺位于蘇州城閶門外的楓橋鎮,是蘇州的古剎、佛教勝地之一,因唐代詩人張繼的“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而名揚天下,傳唱古今,經久不衰。寒山寺始建于六朝時期的梁代天監年間,先后有古妙利普明塔院、楓橋寺等不同的名稱,后因唐代高僧寒山和拾得(“和合二仙”)來此,故改名為“寒山寺”,之后歷代或沿用原名,或改稱別名,多有交替,寺院也在歷史的滄桑中,幾經興廢,直到1980年,寒山寺才被批準為全國重點開放寺之一。寒山寺的山門前有照壁墻,此墻脊檐為游龍雕飾,正面黃墻上書有“寒山寺”三個大字,筆力雄峻、氣勢非凡,山門之后的建筑主要有大雄寶殿、藏經樓、鐘樓、碑廊、楓江樓、普明塔院等。寒山寺的正殿——大雄寶殿前有露臺前伸,露臺四周有漢白玉雕欄相繞,中間有清朝宣統三年鑄造的爐臺寶鼎,殿內供奉著釋迦牟尼佛金身佛像,殿內兩側是從五臺山移置此地的十八尊鎏金鐵羅漢,為明代成化年間所鑄。在佛像背后的墻壁間,供奉著寒山、拾得石刻畫像,這點有別于其他寺院(一般寺院供奉海島觀音)。寒山寺曾以“詩韻鐘聲”傳承古今,其寺院鐘樓就坐落于藏經樓南側,是一座六角形重檐亭閣,造型輕盈,輪廓優美,樓中懸掛著的“寒山巨鐘”,此鐘鑄于清光緒三十二年(公元1906年),重兩噸,鐘聲宏亮悠揚,余音裊裊。
門票:20元
到達方式:在市內乘坐游3專線可抵達。
開放時間:08:00-17:00。
佳旅游時間:寒山寺每年年末都會舉辦“聽鐘聲活動”,游人可與此時在寺院中聽裊裊鐘聲,忘卻塵世煩惱、憂愁。
飲食:游人可在寒山寺中品味佛門素饌。
拙政園
拙政園位于蘇州城婁門東北街178號,以園林的分割和布局異常巧妙,充分采用了借景和對景等造園藝術而著稱,是蘇州宋、元、明、清四大園林之中的明代古典園林,1997年,以“蘇州古典園林”之名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是國家4A級旅游景區。拙政園是明代御史王獻臣棄官回鄉后縮建的私家園林,的江南四大才子之一的文征明曾參與此園的規劃建設,之后,拙政園多有興廢,且多次易手,直到清光緒年間,拙政園的西部為富商張履謙所得,經過大規模的修葺,奠定了今天的面貌。繼王獻臣之后,拙政園雖分塊幾經易手,經過不同時代,不同人物的整修,現已形成了東、中、西和住宅四個各有特色的園中小園,四者交相輝映,又相互補充,整體看來,布局極為合理和巧妙。拙政園總占地面積約80畝,東、西兩部分分別以地勢開闊明朗和水清境幽為特色,住宅區則是以“蘇州民居”為代表,現在是“蘇州園林博物館”的所在地,而中部則是全園的精華所在,全園“借景”的經典手筆也是出自此處,堪稱絕妙。在拙政園的中西部有兩景,一為“蘇派盆景”,一為“奇石佳品”,號為盆景園和雅石齋,是為園中瑰寶所在。
門票:旺季70元(3-5、9-11月)兩個旺季分別舉辦免費杜鵑花節、荷花節,淡季50元(12-來年2、6-8月)。
到達方式:在蘇州市內可乘坐游1、2、5專線車,或乘2、3、301、23、29、40、55、78公交車可直達。
開放時間:07:30-17:30。
佳旅游時間:拙政園的佳旅游時間是春、秋兩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