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住酒店禮儀禁忌
在旅游的時候我們都需要入住酒店,而住進酒店的時候是有一些注意事項要我們小心的,下面小編就為大家介紹一下這些注意事項吧!
客房門背后的圖紙不是白畫的,應該讀懂
據了解,進了客房,半數以上的客人不會注意門后的“逃生路線圖”。它一般是一張印有本樓層平面示意的圖紙,本房間的位置和房號清晰地做出標志,同時有一個箭頭(通常是紅色)自房間的位置沿走廊指向近的疏散部位——高層酒店建筑中通常不走的疏散用的樓梯間,因為火災時,熟悉的電梯是不能使用的,除非有特別標識。
逃生路線圖是客房設計之中必備的,它不起眼,只在關鍵時刻起作用,在發生火災等意外事件的時候,熟悉它的人會比較容易并且迅速地找到出路。緊急時刻,人們往往不冷靜,更不會很可能也來不及看圖,內部空間簡單的情況下還容易找到樓梯,否則會很被動。所以,在入住酒店的第一時刻讀懂這張圖,只有好處。
留意門上、墻下綠色指示牌
還有一樣裝置能夠在關鍵時刻幫助人們,它是一些綠色長方形、畫著人奔跑形態的指示牌。在火災發生時,為了避免更大的意外,正常的照明用電會被切斷,這些接有應急照明的綠牌子會顯得異常明亮。按照它們的引導,無論在走廊里、餐廳里還是會議室等公共空間里,都能以便捷的路線找到出口。公共部分的大房間里,這個牌子通常在門的上方,表明從這里出去;到了走廊里,它通常在墻的下方,因為發生火災時,有毒氣體在上方,人們應該俯身或匍匐前進,指示牌位于距地面幾十厘米的高度剛好方便看到。
疏散門的開啟方向有講究
符合規范要求的酒店建筑,房間門距離外部出口或樓梯間的大距離都會控制在一定范圍內,比如高層酒店建筑(高度超過24米),房間門到近樓梯間的大距離是30米(位于兩個安全出口之間的房間)和15米(位于袋形走廊兩側或盡端的房間)。在此疏散途中的門和樓梯間的門都是開向逃生疏散方向的,只要向外用力,就可以方便打開而不至于浪費時間。
有一種疏散用的門,設計上更加周到,它加上了一種特殊五金件,用身體的任何部位推、撞就可以輕易打開,避免了慌忙之中找扶手的麻煩。
防毒面具擺在柜子里沒什么人發現
房間中有防毒面具的酒店一般比較高檔,這個裝置在規范中不是必須的。然而不是每個人都能發現它,或者發現了也沒在意怎么用,其實,看看說明,學會一招,沒什么不好。
據了解,在日本等國家,兒童從小就把災害演習當做必修的課程,尤其是學習在各種建筑物里發生火災時的逃生方法,這方面的教育一直被我們所忽視,許多人對于所謂以“以人為本”為原則的建筑規范指導下的建筑細節熟視無睹,這是一個可笑的甚至可怕的設計與使用的脫節現象。隨著建筑物防災設計日益先進,會有更多相應的新鮮事物出現,多留心、多觀察,雖沒有專人指導,至少有意識自己學。建筑為人設計,人永遠是建筑的主人,當建筑遭受災難的時候,人不能依賴它的自救能力,還得靠自己。
在前臺
想住賓館的時候,好提前用電話聯系預約。要告訴飯店服務員準備哪天進住,共住幾天,什么樣的房間,申請住房人的姓名,并問清房價以及當天到達飯店的大概時間。許多飯店都會在一定的時間內保留你的預訂。萬一你比預訂時間到達晚得多,為避免被取消,就要盡快用電話通知賓館方。另外,如果你要取消房間,有禮貌的做法是及時打個電話取消,賓館就可以把房間租給別人了。
在客房
因為客房并不是你的私有財產,所以對待你租用的房間也有一個文明的問題。請不要隨地吐痰,不要在墻上亂畫,不要弄臟家具的表層,用完衛生間后要清理干凈。從你如何對待你的房間,可以很容易地看出你的人品和文化修養的層次。
住在外面,要有安全意識,進出房間要隨手關門。有不少人進入房間后,門雖然鎖了,但門的保險鏈卻總是忘記掛好。到國外旅游時要特別注意,即使鎖好了,也要再仔細檢查一下,讓外面絕對打不開。
淋浴時,把圍簾的下部放在浴盆里面,這就不會把水弄到外面而把地板弄濕了。若你是用浴缸,完之后,那淋浴簾的下部要放在浴盆的外面。把自己落在盆里的頭發拾起來。洗發膏、牙刷、肥皂、信封、信紙之類的小用品可以帶走,但不能拿走毛巾或煙灰缸,這是酒店的財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