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免費旅游景點
廣州是一個非常美麗的城市,有許多的景點都是值得我們去一看的,下面小編就為大家介紹一下其中有特色又是免費的景點吧!
廣東省博物館——花城廣場(市民廣場 )
廣東省博物館的新館位于珠江新城(廣州的新CBD,新中軸),建筑風格特別,名為“珍寶喜愛容器”,外觀像一個盒子,里面宏偉壯觀,有后現代之感覺。該館展出多個富有廣東特色的展品,分自然館、歷史館、藝術館。可以參觀到龍舟、獵德鼓、字畫、寶玉石、礦物、動物標本、恐龍骨以及人類頭骨(嘻嘻。。。講到廣東歷史嘛)、石器、玉器、瓷器........是一個很大的綜合性博物館,非常值得一看啊!省博物館是一個熱門景點,進去免費,但要出示身份證件及排長隊,要做好和旅行團一拼的心理準備,特別是周六日。開放時間:每周二至周日9:00—17:00,領票時間8:50-16:00. 由于館內設施的區域很多,設計的內容十分的豐富,所以小編在這里建議大家在開始博物館之前,先了解一下博物館的平面地圖,找到自己喜愛的部分,然后直奔過去哦。
花城廣場位于省博物館外面,亞運及2011年春節期間繁華盛放,美不勝收,每天謀殺不少攝影師的膠卷,照相留念的人數不勝數。在此可見到珠江新城標志建筑,如省博物館(廢話!)、廣州圖書館、廣州大劇院(那兩顆貌似珠江里的石頭的東東)、西塔(很高很高的樓)還有——舉行亞運開幕式的海心沙、河對岸的小蠻腰廣州塔!若是晚上來,絢麗的華燈把這里照亮,一片盛世景象~這里絕對不會辜負你的廣州之行。
來到花園廣場,千萬別忘記帶自己的照相機哦,這里有很多雕塑,很多園藝師傅精心剪出的各種造型,和他們合影,在他們身邊擺出pose,找身邊外國朋友留念,把和朋友歡樂地時刻記錄下來,相機會給這里的旅行增添很多的樂趣。還有就是小編要在這里提醒大家,如果天氣比較熱的話不要忘記帶上充足的水啊,尤其是學生自助出游的,因為這里的水和食物還是比較貴的。
這里的公共交通以地鐵為主,有五號線的珠江新城站;還有APM線,自動旅客輸送系統,無人駕駛,全程2元(要注意1.APM線是和地鐵分開的,簡單的說,就是搭地鐵和搭APM線要分開給錢2.APM線20:00就停止營運了)如果晚了,請搭地鐵。不過朋友們還不要玩的太晚哦,早點出門,早點回酒店好好休息,為第二天的養足精神哦!
東濠涌—東平大押—農講所—城隍廟—萬木草堂
東濠涌曾經是有名的臭涌,但為了迎接亞運,也是為了改善環境,聽聞市政府一天一個億地投入改造她和其他河涌。東濠涌,就是“古人利用原有的小水道開挖而成的大水道”。東濠涌曾經是廣州城的護城河,在今東濠涌博物館附近的地名為“大東門”,就是當時城門所在地
東濠涌博物館是由兩間民國時期的紅磚樓改建而成的,分為5個展廳,一樓兩個,二樓三個。是全國首家以河涌為主題的博物館,不僅介紹東濠涌,還介紹廣州的水文化。面積雖小,布展方式卻不拘一格,不但有常見的展板、展柜,還有情景模擬、虛實景結合的沙盤模型(東濠上河圖)、視頻、和參觀者互動的一些設施等等,挺好玩呢~~~小編建議大家嘗試一下!
東平大押就在東濠涌岸邊,中山四路與越秀中路交匯處,省實驗中學附近,乘地鐵一號線到農講所站(好像是)B出口走不遠即可到達。是一個就當鋪改裝成的,可以看當年廣州的典當文化。
農講所位于中山四路,就在馬路邊,很容易找到,有農講所地鐵站,有多條公交線路途經。原址是番禺學宮,后來毛爺爺等來此舉辦農民運動講習所。展覽具有政治教育意義,還有古代科舉制度相關的展出。
城隍廟的重修也是亞運前的事情,之前鮮有人知道原來花城也有城隍廟的。也是位于中山四路,參觀完農講所往東走就會見到一個牌坊+廣場,牌坊上寫著“忠佑”就是了。廟內供奉3位城隍,還有專業人士精心制作的神靈壁畫。
從城隍廟出來過馬路再小找一下,就可以到達原為邱氏書室的萬木草堂。當年康有為曾經講學于此。不要被“小找”嚇到了,其實它也是在馬路邊的,比較靠近文德路。
參觀完萬木草堂沿中山四路向西再走300米左右,就可以見到的北京路。參觀千年古道,shopping啦、吃小吃啦等等,太了,不贅述。倒是北京路附近有一條惠福路,亞運前被裝修成了食街,那里多各國料理,當然還有地道美食,地道美食則推薦一家在大佛寺旁的牛骨湯點,有興趣可以過去吃一下。
惠福路食街夜景
有興趣還可以一并參觀公元前地鐵站附近中央公園(人民公園)廣場的“廣州原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