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青山綠水間旅游要學會走路。掌握“走路經”者玩得輕松、愉快又安全;反之則勞累、緊張,甚至受傷。
2、要走不要跳三步并做二步走或蹦蹦跳跳會加重膝踝負擔,容易勞累或受傷。
3、要勻不要急勻速行走省體力,而且有利于保持良好心態;急一陣歇一陣的走路方式累人。
4、快去慢返上午出游的路可走得稍快,傍晚返程則要慢些走,以免疲勞的關節、肌腱受傷。
5、走階不走坡上下山時盡量走石階,少走斜坡。這樣較符合力學和生理要求,安全又省力。
6、走硬不走軟在水泥、瀝青、石板等硬地上行走比在草地、河灘、濕地等軟地面行走更省勁和安全。
7、避滑就澀寧可繞點路從較澀的雪地、草坡走,也不走既滑又危險的冰面、沙石坡,以求安全。
8、旅游衛生以及防護常識。
食物中毒:食物中毒對人體的危害很大,其病癥是上吐下瀉,特點是起病急、發病快、潛伏期短,若救治不及時,會有生命危險。發現旅游者食物中毒,讓其多喝水緩解毒性,嚴重者立即送醫院搶救,食物中毒都由飲食不衛生引起,導游員要隨時提醒旅游者不要食用攤上的食物。
骨折:旅游者骨折,須及時送醫院救治,但在現場,導游員要做好:一是止血。止血的常用方法有手壓法,即用手指、手掌、拳在傷口附近一側壓迫血管止血;加壓包扎法,即在創傷處放厚敷料,用繃帶加壓包扎;止血帶法,即用彈性止血帶在傷口近心臟的大血管上止血。二是包扎。包扎前好要清洗傷口,包扎時動作要輕柔,松緊要適度,繃帶的結口不要在創傷處。三是上夾板。就地取材上夾板,以求固定兩端關節,避免轉動骨折肢體。
心臟病突發:旅游者心臟病突發,切忌急著將其抬或背著去醫院,而應讓其就地平躺,頭略高,由患者親屬或領隊或旅游同行者從患者口袋中尋找備用藥物,讓其服用;同時,地陪應立即跑到附近醫務所找醫生前來救治,病情稍穩后送醫院。
蝎、蜂蟄傷:若旅游者被蝎、蜂蟄傷,導游員要設法將毒刺拔出,用口或吸管吸出毒汁,然后用肥皂水,條件許可時用5%蘇打水或3%淡氨水洗敷傷口,服用止痛藥。如導游員或旅游者認識中草藥,可用大肖葉、薄荷葉、兩面針等搗爛外敷。嚴重者要送醫院搶救。
頭部碰傷:如果同別人相撞或跌倒撞擊到頭部而起個大包也許不用太擔心,但若出現高燒、嘔吐、痙攣或流出透明的體液(血清、腦積液)時,就要趕快送醫院了。
1、除了腫的地方,頭部的其它地方也應冷敷。但有傷口時則不能這樣處理,以免助長細菌繁殖。
2、如果從耳、鼻或口中流出血或透明的液體(血清、腦積液)時,要將臉部擺向血或液體流出的方向。注意不可用紗布或其它東西將其塞住,以免細菌感染。
3、嘔吐時,將頭部側放,以防嘔吐物滯塞。
4、發生痙攣時,勿任意壓迫傷者肢體,用手帕卷成筒條,塞在患者口中,使其安靜下來。
5、搬運傷者時要將頭部固定,不要晃動。
以上就是旅游的一些小常識了,雖說率以偶是一件開心的事情,但是也會出現一些情況的,我們要提前做好先準備的話就不會手足無措,進而影響我們旅游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