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顧中國的歷史和佛教的歷史,在每一個繁榮時代,都會出現高度文明的藝術結晶,千秋萬代,歷久不衰。從云崗、龍門到敦煌、大足……如今又有靈山大佛,從而在全國形成東有江蘇靈山大佛,南有香港天壇大佛,西有四川樂山大佛,北有山西云崗大佛,中有河南洛陽龍門大佛的五方五佛特立聳峙而相呼應的格局。靈山大佛矗立在無錫太湖之濱小靈山上,反映了華東這一福澤寶地經濟發展、文化繁榮、社會安定祥和,并象征和平與生命如青銅一樣,亙古長青。
靈山梵宮
靈山梵宮是無錫靈山勝境新建景觀。它以華藏塔風格為主,糅合了中國佛教石窟藝術與傳統佛教建筑元素,集世界佛教三大語系的建筑精華,多維立體地展現了佛教的神圣莊嚴和博大精深,美輪美奐,如法如律,莊嚴神圣,雄偉壯觀。
九龍灌浴
在九龍灌浴廣場,我們可以看到一座含苞待放的巨大蓮花銅雕矗立在前方,巨大的荷花由四個威武的大力士托起,底部襯托著白色的圓形大理石水池,九條飛龍和八個形態各異的供養人環繞著巨大的水池。當《佛之誕》音樂奏響時,巨大的六片蓮花瓣徐徐綻開,一尊高達7.2米全身鎏金的金身太子佛像,一手指天,一手指地,從蓮花中緩緩升起,這時,九龍口中一齊噴射出數十米高的水柱,為太子佛像沐浴。頃刻間,廣場四方鼓樂齊鳴,噴泉百態千姿。太子佛像在巨幅水幕中順時針環繞一周,象征著“花開見佛”“佛光普照”。隨著樂聲漸弱,蓮花花瓣包裹著太子佛像緩緩合攏。此時,噴泉周圍八組鳳凰的口中會流出凈水,供大家飲用。
靈山照壁
照壁立于七色蓮花池中,蓮花是佛教的吉祥花木之一,相傳佛祖出生后即會行走,走出七步,每一步都是一朵盛開的蓮花,這就是七步蓮花的典故,照壁的南立面為“靈山勝會”大型石雕,取材于佛經上佛祖西方靈鷲山說法,諸佛菩薩秉承聽經的典故,這組石雕上會聚了佛祖、四大菩薩二弟子、五百羅漢等佛教人物。照壁的北面為“唐僧賜禪小靈山圖”,這是關于靈山的一段歷史典故。
黿頭渚
黿頭渚公園以水景取勝,風景優美,自然風光非常好,無錫當地人經常會在休息的時間去這里游玩,黿頭渚以明秀的園林建筑為主,園內更是花影招展,林木扶疏,湖岸怪石橫陳,青波白浪。較為的建筑有長春橋、澄瀾堂、飛云閣、勁松樓、萬浪橋、萬方樓、光福寺、陶朱閣、光明亭等等。公園現有太湖仙島、具區勝景、黿渚春濤、萬浪卷雪、鹿頂迎輝、充山隱秀等景區。黿頭渚的特點是以太湖風景為主,人工修飾為輔,依山傍湖,別具情趣,是觀賞太湖的理想所在。游人進園先至“太湖佳絕處”牌坊,過“間津”、“利涉”門后,漸行至長春橋邊。這里初春時櫻花破綻怒放,排紅粉白,一樹樹,一片片,像彩云,似晨霧,燦爛眩目。
上世紀八十年代初,在無錫市政府對外友好協會幫助下,與日本友人坂本、長谷川等人組織的“日中櫻花友誼林實行委員會”共建中日友好櫻花林,于1986年在景區的中心地帶(友誼亭至江南蘭苑)建立了占地面積達3萬多平方米——中日友好櫻花林,定植櫻花5000多株,30多個品種,其中大部分都來自于日本的名貴品種,染井吉野、仙臺枝垂、關山、松月、普賢象、郁金等。隨后結合太湖黿頭渚風景區自然風光的特色,開展了櫻花的大規模引種和栽培工作,充山隱秀、十里芳徑、鹿頂迎暉等景點陸續大面積栽植,均已成為景區重要的賞櫻景點。至2008年櫻花在景區的種植面積已達40多萬平方米,其中核心賞櫻區櫻花林面積超6萬平方米,并先后從國內外引進櫻屬植物品種60余種,秋早櫻、彩葉稠李、高嶺櫻、銀河山櫻等一批新優品種。
結語:無錫除了上文的介紹,還有很多其他的美景,值得我們去游玩。通過上文的閱讀,相信大家對無錫旅游景點已經有了更多的認識,小編在這也提醒大家出游時要注意安全,祝愿大家有個愉快的旅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