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后
放射性小腸炎的預后,較放射性結腸、直腸炎為差。2/3輕癥患者可在4~18個月內好轉或痊愈。有人認為廣泛的盆腔手術如再放療則病變組織血供更中不良,其預后常較差。據國外報道,嚴重的腸道放射性損傷的死亡率為22%。
如何治療
對于很多的病癥的發生,大多數人關心的都是怎樣才能更好的進行治療,怎樣才能有效的治療。下面小編就為大家介紹一下腸炎的一些治療方法,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1、一般治療
急性期應臥床休息。飲食以無刺激、易消化、營養豐富、多次少餐為原則。限制纖維素攝入。腹瀉嚴重者可采用靜脈高營養療法。
2、藥物治療
(1)收斂解痙,可用巔茄合劑、復方樟腦酊、石榴皮煎劑(石榴皮30g加水200~300ml煎制50ml,每日1次口服)。阿斯匹林可有效地控制放射性腸炎的早期腹瀉,可能與抑制前列腺素的合成有關。
(2)局部鎮痛劑和糞便軟化劑,有顯著里急后和疼痛者,可用2%苯唑卡因棉籽油保留灌腸。用溫石蠟油保留灌腸或溫水坐浴。
(3)激素灌腸,琥珀酰氫化可的松50mg加200ml溫鹽水保留灌腸,特別是里急后重者有效。
(4)骶前封閉療法,0.5%的普魯卡因40ml、維生素B6100mg、維生素B1200mg、α—糜蛋白酶2~5mg、鏈霉素0.5g,每隔5~7天封閉1次,治療1~3次,可使疼痛明顯減輕。
(5)止血,低位腸出血可在內窺鏡直視下壓迫止血或使用止血劑或出血點作“8”字縫合止血。但不能作燒灼止轎。部位較高的出血點可作去甲腎上腺素4~6mg或新福林10~20mg稀釋于200ml溫鹽水中保留灌腸,或用凝血酶100~1000單位加200ml溫鹽水中保留灌腸,一般在1~3分鐘內即可止血。大量難以控制的高位出血需作外科處理。
(6)抗感染,有繼發性感染時,需用抗生素。
(7)α2巨球蛋白,國內已試用α2巨球蛋白治療放射性腸炎,效果良好。隔日肌注α2巨球蛋白6ml或每日肌注3ml,技術2個月為1療程。用藥后粘膜出血和疼痛明顯好轉。潰瘍趨向愈合。其原理可能是通過制血漿激肽釋放酶,使之減少,從而減輕毛細血管滲出和疼痛。同時α2巨球蛋白可與多種蛋白水解酶結合抑制后者對腸壁的作用。
3、手術治療
腸狹窄、梗阻、瘺道等后期病變多需外科手術治療。遠端結腸病變,可作橫結腸造口術,以達到永久性或暫時性大便改道,其結果常較單純切開遠端結腸病變為好。一般結腸造口,需經6~12個月以上,俟結腸功能恢復再關閉。
4、中醫治療
中醫學認為,早期的胃腸反應是放射線照射后,可致津液耗損,胃腸蘊熱。癥見惡心、嘔吐、食納減少。治宜養陰和胃。藥用旋復花、代赭石降逆止嘔;沙參、玉竹、蘆根養陰清熱;橘皮、竹茹、薏苡仁痰和胃。另外還可配合針刺內關、足三里。
對直腸炎認為是腸道蘊熱。癥見腹痛、下墜、大便帶膿血。治腚滋陰清熱。藥用槐角、地榆、敗醬草、白頭翁、馬齒莧解毒清熱;白芍、烏梅、山楂酸甘化陰;秦皮收澀止瀉。另外,可配合針刺治療。
對放射并發白細胞減少者,中醫認為陰虛血少。癥見疲乏無力,面色蒼白。治宜益氣養血。藥用黃芪、黃精益氣;當歸、雞血藤被血活血;菟絲子、枸杞、紫河車補腎生髓。另外,可用50%靈芝注射液肌肉注射,每次4ml,每日1次,10天為1療程。
并發血小板減少者,中醫認為是氣陰兩虛,血熱妄行。癥見疲乏無力,皮膚粘膜有出血現象。治宜益氣養陰,涼血止力。藥用黃芪、鱉甲膠、龜板膠、大棗益氣養陰;白茅根、丹皮、仙鶴草、小薊清熱止血。中藥保留灌腸用白芨60g,地榆炭20g,三七粉3g,加水1000ml,煎至500ml,每次50ml保留灌腸,10次為1療程。作者曾用青黛3g,呋喃西林粉0.5g,10%葡萄糖酸鈣注射液20ml,加水至500ml,1天1次,每次50ml,保留灌腸,10日為一療程,對止血可收到滿意效果。
結語:大家在日常忙碌的同時,一定要養成一個良好的飲食習慣,良好的飲食習慣對于身體的健康是很重要的,所以在日常生活中大家一定要多加的注意腸胃的一些疾病,如果發現有什么癥狀的話,一定要及時的去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