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生活的不斷的變化,現在的大多數人都因為忙于工作而忽略了對身體的關注,不僅如此,很多人都漸漸的養成了不好的飲食習慣,這些不好的飲食習慣都是導致各種疾病發生的主要原因。
腸炎對于大家來說應該都不陌生了,腸炎對于人體的危害是很大的,所以大家在日常的生活中一定要多加的注意了,那么腸炎究竟都有哪些呢?下面小編就為大家介紹一下急性感染性腸炎的幾種常見癥狀。
(1)輪狀病毒腸炎
好發于冬季,以冬季流行為主,又稱冬季腹瀉。多見于6-24個月的嬰幼兒,潛伏期1—3天。起病急,常伴有發熱和上呼吸道感染癥狀,病初先有嘔吐,隨后大便次數多、量多,呈黃色或談黃色,水樣或蛋花湯樣,無腥臭味,常并發脫水、電解質紊亂、酸中毒。大便鏡檢可有少量白細胞,感染后1-3天即有大量病毒從大便中排出。本病為自限性疾病,數日后嘔吐漸停,腹瀉減輕,不喂乳類的患兒恢復更快,3-8天自行恢復。
(2)侵襲性細菌引起的腸炎
其特點為引起志賀桿菌性痢疾樣病變。全年均可發病,多發生在夏季,起病急,高熱、中毒癥狀明顯,甚至昏迷、休克,腹瀉頻繁,可排出痢疾樣熟液膿血便,腥臭,常伴忍心、嘔吐、腹痛和里急后重,大便鏡檢見大量白細胞和數量不等的紅細胞,大便培養可找到致病菌。
(3)出血性大腸桿菌腸炎
開始為黃色水樣便大便鏡檢有大量紅細胞,一般無白細胞。
(4)抗生素誘發的腸炎
1、金黃色葡萄球菌腸炎 表現為發熱、嘔吐、腹瀉、不同的中毒癥狀、脫水、電解質紊亂,大便特點為暗綠色、星多、熟液多,少數為血便,鏡檢有大量膿細胞和成簇的G球茵。
2、真菌性腸炎 多為白色念珠茵所致,常并發于其他感染,可伴鵝口瘡,病程遷延。大便次數增多,黃色稀使,泡沫較多帶菇液,有時可見豆腐渣樣細塊(茵落),大便鏡檢有真菌袍子和苗絲。
急性腸胃炎飲食注意事項
急性腸胃炎的癥狀大多為腹瀉、惡心,腹痛以及嘔吐,往往是由于不衛生的食品或者冷熱對腸胃的刺激等,從而導致了急性腸胃炎的發生。所以大家在平時要做好預防急性感染性腸炎的措施。
一、限制飲食
在疾病初期或病情不嚴重時,僅通過簡化飲食,病人也可以有效地控制胃腸炎。此時胃腸道的吸收和蠕動處于不正常狀態,過多攝入食物,會加重消化器官負擔,增重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