練習陳式太極拳對我們的身體健康是非常有利的,但是練習的時候一定要掌握一定的方法,這樣才有利我們更好的進行練習。那么日常生活中如何學習陳式太極拳呢?下面就讓我們一起隨著陳式太極拳來學習一下吧!
如何學習陳式太極拳
一、學架子(了解規律,熟練套路)
練習陳式太極拳一定要掌握一定的技巧,并且要按照一定的步驟進行練習千萬不能超之過急,循序漸進才有效果。
在這個階段,要先掌握簡單的基本動作。這里的基本動作包括定步的手上纏絲動作和熟練后配合步法的協調練習,通過這些基本動作的練習來初步了解陳式太極拳對手法、步法、手型、步型的基本要求,明確陳式太極拳的基本特點和風格。
通過一段時間的練習,學完了套路。這時就要反復得多練使套路熟練并加強記憶。然后要求動作做到放松、柔和,自然大方,去掉自身的僵勁,后達到自己能較熟練、自然地將拳架演練下來,這就完成了第一階段。
二、正架子(掌握要求,體現特點)
在這個階段一定要段一招一式將動作學完,并且要多多練習,將其連續動作熟練后,就可以進入正架子階段
正架子階段容易出現的毛病是立身不正,橫氣填胸,挑肩架肘,彎腰蹶臀等。
如何解決這些易出現的共性毛病呢?這就要從放松入手。放松的目的在于去掉僵勁,使動作協調。然后再增強腿部的支撐力。
腿部的支撐力不夠導會致很多毛病,如挑肩架肘,彎腰蹶臀,氣血上浮等,也是造成上身僵硬,不能放松的主要原因。
另外,要搞清楚每個動作的重心虛實,手勢變化,方向角度,上下配合等。
隨著腿部支撐力的增長,結合各個部位的自然放松,動作姿勢的基本正確,使體內的氣機升降協調,呼吸自然,肺活量增大,前面的毛病就會自然消除。
還要將陳式太極拳的基本特點表現出來,如剛柔相濟,快慢相間,松活彈抖,螺旋纏繞等。
使自己在演練的時候能夠具備這些特點,這就完成了正架子階段。
練好陳式太極拳的兩大要素
一、靜
靜就是安靜,平心靜氣的意思。學太極拳,首先是思想上的靜。練拳者要除去妄想,排除雜念,做到“心中一無所著,一念一無所思”。這樣,就能做到意志集中,思想為一,心無二用。其次,是需要一個安靜的場所。
鍛煉時,應堅持一早一晚,要事先選擇一個清靜的地方。地方清潔衛生,可免于疾病傳染;環境僻靜,可以脫離一切吵雜聲的干擾。這樣,才能清心寡欲,去掉輕浮、張狂之氣。
總而言之,練習太極拳要在靜字上狠下功夫,靜下來后,可以專心考慮,細心揣摩。練好每個招式動作,分清虛實、開合等基本要領。
才能逐步領悟,姿勢趨于正確,較快地納入太極拳的軌道。久后,自會達到“意之所向,全神貫注”之境。
二、意
太極拳是“以意引氣”,煉意不煉力的內功拳。這就是說,太極拳的一著一勢,一舉一動都是以意來作指導的,領先的。什么是意?意就是心思,就是思想。思想想到那里,手就運行到那里,心里怎樣想,四肢百骸就怎樣做,決不是憑著力氣鼓著手足在運行。
用意則輕靈自如,用力則僵硬遲滯。一切動作總是以意來領先的。拳論說:“以心為主,而五官、百骸無不聽命”。“全身意在神,不在氣,在氣則滯”和“意之所向,全神貫注”就是這個意思。
概括的說,意就是大腦,是大腦神經,大腦是全身神經的樞紐,發號司令的指揮部門,周身肌膚、關節、五臟六腑都要聽從于大腦,在神經意識下支配運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