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式太極拳是太極拳的起源,是太極拳流派中重要的門派,學習太極拳要掌握太極拳的拳理拳法,我們今天學習陳式太極拳的兩大對稱關系,下面隨著陳式太極拳練習一下吧!
陳式太極拳的兩大對稱關系
太極拳是一項整體運動,練習太極拳要遵循一定的章法,如太極拳的對稱關系,以及太極拳的運動規律。
一、上下對稱關系
太極拳的上下對稱.主要體現在上虛下實,輕沉兼備的動作之中.即逢上必下.升中有沉.沉中有升。“虛領頂勁,氣沉丹田”就是練好太極拳的上虛下實的總要求。按照人身總體虛實比例去分,腰以上占四分,腰以下占六分。
在練動作過程中,對每勢動作.要在上下虛實比例上刻刻留意下功夫,會大有裨益。凡是上升的部位,必然有下沉的部位,絕不會有升無沉,有沉無升。如能循規蹈矩地做到有升有沉,上下虛實對稱,就能達到上體的松活圓轉,下體的固若磐石。
練習太極拳時,身體要保持立身中正,不偏不倚,這樣才能保證動作的準確性。
如“太極起勢”.上場打拳.端然恭立,合目息氣.兩手下垂.身樁端正,兩足并齊.心中一物無所著,一念無所思,渾然如大混沌無極景象。故其形無可名之日“無極象形也”。在大混沌后陰陽雖未分,而分之機已動.以至于分清氣上升而為天.濁氣下降而為地。但此時氣猶未上升,濁氣猶未下降耳,故謂之為太極。
前人上推陰陽五行之機.未生天地.無可名稱,名之太極,而是陰陽五行已俱備矣。打拳上場后,手足雖未運勁.而端然恭正之中,其陰陽開合之機.消息盈虛之數已俱寓心腹之內。
此時一志凝神.專主于敬.而陰陽開合.消息盈虛特未之形耳。時無可名.亦名之日太極。言此以示學者.初上場時,先洗心滌慮,去其忘念,平心靜氣,以待其動如此而后可以學拳。
學習太極拳要循序漸進,不能急于求成,否則會傷到自身元氣,及筋骨肉等。
太極起勢.當兩手緩緩上升時,身體各部的胸、背、肋、腹等要慢慢地放松下沉.濁氣下降,”切忌兩手上升時兩肩上縱,橫氣填胸”的上實下虛。何謂金剛搗碓7金剛神名鋼,如精金百煉.堅而又堅,其手所持降瘋杵也。搗碓者.如谷之在臼.以杵搗之。
右手將棰如降瘐杵,左手微屈如碓臼.即取其堅剛沉重,又取兩手收在一處.以護其心故名護心拳也。金剛搗碓的右拳、右腿上提時,左手、左腿隨身體放松下沉,達到上下相合。“金雞獨立”也是上下對稱動作。何謂金雞獨立?一腿翹起,象形也。
即右手上托、右腿的屈膝上提與左手下按、左腿的屈膝松胯下沉.上下對稱,是逢上必下、逢下必上,升中有沉、沉中有升,上虛下實、輕沉兼備的具體表現。
二、左右對稱關系
左右對稱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
1.逢左必右,逢右必左,如陳式太極拳中的“單鞭”,打拳心是主,脊骨是左右身之關鍵,腰是上下體之關鍵。腰以上氣往上行.腰以下氣往下行.使上下對拉之勢.其實一氣貫通并行不悖。以左手領左足.以右手領右足,上面手如何運,起則并起,落則同落,上下相隨,自然合拍。同時,身法須端正,頭、右手腕領勁,左手下沉,腰勁下塌合勁,兩肩不可一高一低。
2.左發右沉,右發左沉,如“六封四閉”的落勢,雙手同時向右按時,右臂必須對稱下沉。
3.凡是右手臂發下沉的采捋勁時,則重心必須偏左,左手臂發下沉的采捋勁時,則重心必須偏右。如“六封四閉”的向左下采捋勁,重心開始在左.而后向左采捋時,重心變。
陳式太極拳的學習要領
一、注重盤架練習,規范動作結構
盤架是傳統太極拳綜合訓練的一種方式,把太極拳單練的各種功法有機地結合起來。太極拳的基本功練習猶如書法中的筆畫練習,通過盤架子,把一筆一畫組合成一個個完美的字體。
太極盤架中的每一式乃至每一個細微動作都滲透著太極陰陽哲理。初學時主要重于套路熟練,方位正確,同時適當注意姿勢的規范。經過一段時間盤架練習后,套路已熟練,這時就必須側重于姿勢的正確,這樣才能產生內氣,發揮健身及技擊上的效果。
陳式太極拳的技擊效果是非常強的,得益于當中超強的內功爆發力。
二、注重身法調整,講求周身放松
初練太極拳,要注意身法,不應要求過高,操之過急,首先必須在放松上下功夫。“放松”,就是說,在腿的支撐下,全身各部自然協調地松開,氣沉丹田。為了使骨節松開,抻筋拔骨,可選單式動作反復練習、盡量放松,不要用拙力。
要掌握每一招每一式的來龍去脈,明確每式在身法調整運動中的虛實、開合、方位、角度和手足的運行路線等等;掌握動作虛實的變化、松緊的轉換、運行的軌跡,讓動作時刻處在圓弧形運動之中,力爭做到姿勢柔軟,舒展順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