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如拳論所云:“不本諸身,則虛而不實,不行于梢,則實仍虛。”
通過上面三點的分析,我們可以的出這樣一個結論,就是要想發好勁,必須做到勁要從足下發出,腰襠要有旋轉彈抖力,發勁要整,落點要準,發力要透,并且能夠定位。這三點缺一不可。
下面我們以“掩手宏拳”為例,按照發勁的基本規律,具體講一下這個動作的發勁要點。
這個動作發勁的預備式是:中心落實在右腿上,右腳尖內扣(有利于發勁時蹬地反彈),右手變拳放于右肋側,拳心向上,左腳在前,左手掌放于作前方。
松開左跨合住襠兩眼自然平視,兩肩松沉平穩,身體中正安舒,頂勁領起,自然合住勁,似上弦之箭,一觸即發,做好蓄勢。
拳譜講:“身如弓弦手如箭,蓄勁如開弓,發勁如放箭。”
所以在蓄勢時要求做到一身備五弓,周身上下全部合住勁,全身肌肉放松下沉,身體自然中正。
發勁時,中心迅速由右腿移向左腿,同時通過右腳蹬地(利用地面的反作用力)轉膝、轉腰、扣襠、轉跨、順肩,使勁迅速傳遞到拳上。
整個身體向左旋轉,左肘在右拳發出的同時,迅速向后發力,和右拳正好形成對稱的拉力。
這樣,既可以保持自己的身體平衡,又可使自己的兩肩盡可能拉長,在發勁時身體不會前傾而失去中心。
在實戰時則不被對方引動而失重,又有助于右拳的發力,左肘快速后拉可以推動右拳向前發力的速度,從而做到集全身之力于一拳發出。
這就是力學上講的旋轉離心力。
另外,在發勁前一定要盡可能放松,在勁發到落點一瞬間,肌肉才以加快發勁的速度。
發勁到落點的一瞬間肌肉高度緊張,才可以將力發透,并且有助于定位,從而產生剎車力(制動力),而后再迅速放松。
“拳無定法”,只要我們遵循陳氏太極拳發勁的基本規律和要領,刻苦磨練,精心揣摩,認真研究和總結,就能練出松活彈抖的爆發勁,從而達到“周身無處不是拳,挨著何處何處擊”的高級境界,無論從任何角度和部位發力均能隨心所欲,無堅不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