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練出松活彈抖的爆發勁
松活彈抖的爆發力是陳氏太極拳的精華,也是陳氏太極拳與其他太極拳的主要區別之一。
眾多的太極拳愛好者對發勁都很喜歡,但苦練多年后能將發勁打得淋漓盡致,隨心所欲,意到氣到勁到者,卻鳳毛麟角,少之又少。
究其原因是不得要領。如果真正掌握了陳氏太極拳發勁的規律,練好也并非難事。
陳氏太極拳發勁的練習,必須去僵求柔、周身放松的情況下,按照“勁起于腳行于腿,主宰于腰發于梢”這個太極拳發勁的基本規則,循序漸進,用心揣摩。
只要能真正掌握了這個規律,通過不懈的訓練,就能達到無論從任何角度和部位發力都能夠做到得心手、隨心所欲的彈抖爆發。
放松是發勁的前提,極柔軟放能夠極堅剛,只有做到充分的放松,去掉全身之僵勁,才能夠發出完整一氣的彈抖勁。
全身骨節松開肌肉松弛,大限度地減少對抗肌的用力,使力不至于在中途被對抗肌的緊張用力而消耗減弱,使周身之力能夠在一瞬間達到著力點,也就是集全身之力于一個力點上。
另外,肌肉緊張用力的時間要短,要在發力到落點的一瞬間高度緊張,而后再迅速放松。
也就是說,發勁時肌肉緊張的時間越短,力到落點 的速度就越快,威力也就越大。
意、氣是太極拳運動的靈魂,發勁要想到達一定的水平就必須結合意念和內氣,以意領氣,以氣運身,氣到勁到。
意念一動,則全身皆動,在腰的帶動下,按照發勁規律,節節貫穿得使勁迅速達到著力點,勁到落點的同時肌肉高度緊張,并要結合吐氣發聲,腹部抖彈堅實,氣沉丹田,這就會產聲彈抖力。
此力極富彈性,有力而不僵硬,如金獅抖毛,干凈利落。要想打好彈抖力,關鍵是腰襠勁的配合,發勁時要轉腰扣襠,腰部旋轉,襠勁扣住,可使動作快猛迅疾,力達梢節。
練習螺旋勁,要以自己身體中心為軸,即以腰為軸心,在發勁時身體迅速向一側轉動,產生離心力。
按照力學原理,圓上的任何一點都可以成為出擊點,但要按圓的切線方向發出,且發勁到落點時要講究前后左右的配合,也就是要注意對稱發力,不至于出現發力落空而失重的現象,以保持自身的中心平衡。
衡量一個拳手發勁的質量,要從下面三個方面來分析:
第一要看他的勁是否從足下發出,勁不生于根就好象是無源之水,沒有叫的蹬地反彈,就不會有節節貫穿的推動力,也不會發出威力強大的整體勁;
第二看他是否有腰襠的彈抖旋轉力,在放松的基礎上,快速的轉腰扣襠就會產生周身一體的彈抖力,彈抖力是陳氏太極拳發勁的主要特點之一;
第三看他是否有落點勁,落點勁就將周身之力集中發出于一個著力點,如只是周身彈抖而勁無落點,沒有穿透力,就等于華而不實,看似很厲害卻沒有殺傷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