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陳式太極拳的核心,主要就是掌握好當中的纏絲勁運用,那么學習纏絲勁對我們都有哪些作用呢?這當中肯定是非常有作用的,至于體現在哪些方面,下面就由小編為大家做相關的介紹,通過本文大家會有所了解的。
一、健身作用
太極拳作為一門養生武功,對我們主要的就是健身和養生的作用。
長期練太極拳畫圓纏絲,人體各系統都會得到鍛煉。丹田之氣發之于皮,使皮膚的毛細血管開張,排出汗水,純潔血液,促進新陳代謝,增加各器官的活動,也滋潤了皮膚,可使皮膚不易衰老,提高皮膚反應靈敏能力。
反復纏繞練習,能使肌肉拉長,肌肉豐滿,增強韌性和彈性;可加固骨質,潤滑骨節,提高骨的抗折、彎、扭等方面性能,促進血液循環、防止關節發炎。
可見,堅持練太極拳的老年人身體通常都非常硬朗。
能加強心肌的營養作用,增強供血功能,保持心臟和淋巴系統的健康;通過纏繞、折疊,能柔和按摩腸胃,幫助消化,增進食量;能促進肝的造血功能,減少疾病,益壽延年。
二、產生內力作用
拳論曰:"太極是?勁,動作走螺旋。"拳理指出?勁產生于動作的螺旋,?勁是母勁,其他七大勁都是由?勁派生出來的,螺旋纏絲的?勁威力無窮,任何太極圓圈都好像安裝有輻條一樣,外來之力都壓不扁它。
從力學上講,螺旋能產生巨大搬力。太極拳的纏絲勁是變形的杠桿。想想電鉆、螺絲刀的旋轉之理就會明白。鉆頭為什么能威力無窮?它是通過旋轉穿透很厚而堅硬的鋼板的。其理是輪軸旋轉的作用,輪軸的鉆頭上端配有圓輪,通電加速旋轉,再配合壓力,所以威力無窮。
掌握這些原理,對于學習太極拳非常有幫助,大家要細細揣摩。
不論是劍刺,還是棍槍前刺,都應螺旋纏絲,要用陰陽辯證進擊和抽拔。通過螺旋纏絲,要把勁力聚集一點,利用圓切出方,快速擊發。
三、技擊作用
從防御講:螺旋纏絲能減輕對方來力的強度,利用曲率半徑的變化,迫使任何加力于這螺旋半徑上的力化去,使對方直來的勁力改變方向,變為我動作弧上的切線,使對方勁力不受阻,或不能組合,迫使對方勁力吃空;我可趁機繼續旋轉,利用同圓切的慣性出方點,擊打對方空背之處。
例如:當乙方拿住甲方肘部,用勁力從上向下切取肘時,甲方披勁不能丟,要采用松肘、松腰胯,用肘部纏絲畫弧向里向上走順纏,改變受力的位置,旋轉時肘窩逐漸朝上。
甲方解脫后變逆纏絲勁扔打乙方胸部,配合下肢纏絲合力,擊倒對方。甲方還可用捆綁術,趁勢纏繞對方直勁迫使對方勁力改道而折回,讓對方陷入不利地位,捆綁對方手腳使對方沒有用武之地,甲可趁機而擊之。
從進攻講:畫圓出方,纏絲生剛。纏絲勁在大圓與小圓的配合下,畫圓加速,再出方點領勁,技擊威力無窮。
例如“掩手肱拳”。掩手肱拳動作:重心移于右腿,成為右后弓步。
沉肩垂肘,松腰落胯,開襠屈膝,右拳落于腰間,右手立掌,在前看護,眼睛前視。接上勢,腰向左轉擰腰,拳從腰纏絲前發。
拳心變朝下,左手配合纏絲抓捋,利用腰的輪軸急轉,加上左腿纏絲蹬地借力,勁力由脊送至中指與無名指卷曲處,勁速力猛,快如閃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