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有的老拳師在教學時總是講:逢動必動腰,腰是中樞,腰把四肢穿起來,而太極拳的招式不是四肢運動,而是以腰為軸的的節節貫穿運動。
二、調節陰陽平衡,促進循環系統正常化
陳式太極拳56式是中國古老的拳種演化而來的,也是目前人們喜愛的健身項目之一。
陳式太極拳56式健身作用主要來源于通過長期演練,可以調節自身陰陽平衡,促進循環系統正常化。
陳式太極拳56式是依據陰陽之理、中醫經絡學說及導引、吐納術,綜合武術技術創編而成的。
因此,練習陳式太極拳可以平和陰陽,調節神經,全面提高人體的呼吸系統、循環系統、神經系統、生殖系統、消化系統和運動系統的各項生理機能,充分調動人身的各個器管潛能,從而起到防病、治病、健身的作用。
實踐證明,練習陳式太極拳對防治神經衰弱、高血壓、心臟病、關節炎等多種慢性疾病有顯著的作用。
無論中醫學還是太極拳,其防病治病、養生保健,后都要落實在臟腑功能上。
中醫學中的臟腑經絡學說是其核心部分,因為人是一個有機的整體,五臟六腑之間各有專司,又互相依存,相互制約、相互協調。而且在五臟與形體外竅之間,五臟與情志活動之間都有密切的聯系。
所以五臟之健康與臟腑之間生理功能的平衡協調,是維持人體內外環境相對恒定的關鍵所在。
同時保持良好的情志狀態又能穩定五臟六腑的正常活動。太極拳運動即利用動作導引、調息吐納、神意鍛煉等,對臟腑功能正常、內外關系協調來進行保健防病的。
如何理解陳式太極拳56式的整體勁
陳式太極拳56式有著“擲人于丈外,發人于無形”的獨特的技擊效果,正如陳式太極拳先輩所云:“挨到何處何處擊,我也不知玄中玄。”
陳式太極拳56式展示出的超強功力是如何練出來的呢?本人研究太極拳多年,認為練就陳式太極拳56式的整體勁是陳式太極拳超強功力的表現形式之一,而“松得開,合得住”與整體勁的形成有著密切的關系。
拳論云:“得大松者得大道。”一語中的,說明了“松”在太極拳的修煉過程中起著相當重要的作用。所謂放松,是指在立身中正的基礎上,全身各個關節松開,肌肉全部放松。
拳論上講:“筋骨要松,皮毛要攻,節節貫穿,虛靈在中。”只有松才有利于伸筋拔骨,有利于經絡活泛氣血暢通,有利于腹胸松靜氣騰然。
不會“松”、不能“松”乃拳家大忌,“松”在太極拳的修煉中起著決定性的作用。松不是丟,也不是懈,而是能松開。一個“開”字意味深長,我們說胯要松得開,周身各部位的筋骨關節要松得開。
“松開”可使周身伸筋拔骨、展筋舒骨,直至柔若無骨,呈龍蛇之相,可使心氣下沉、氣沉丹田,使勁能沉下去。
但是松得開不是松塌塌、松懈懈,而是建立在掤勁的基礎上,松中有掤不丟不頂、不偏不倚,只有這樣才是和諧,才是中庸,才是太極。
松開有利于各部位的協調和重新組合,能充分調動人體的潛能,為超強的爆發力一觸即發奠定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