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式太極拳博大精深,流傳至今也保留了很多傳統的文化和內涵。今天小編就陳式太極長拳108式(通背纏拳)的特點來為大家做介紹,希望通過本文的介紹,大家對陳式太極拳的演變歷史可有有更深刻的理解,從而有助于自己的實踐練習。
108式通背纏拳在陳式太極拳中具有重要的地位,今天小編就先為大家講一講它的六個特點。
一、根據周易原理而編者按造設計
例如:108這個字是根據七十二地煞,三十六天綱,合起為108式,另外拳法路線圖也是按照道家周易學設計,有方有圓,有對角線,有12個特殊位置等等。
二、招法奇特,構思精妙,突出實戰
通背纏拳是從北宋時期開始成熟,是冷兵器時代的產物,它是集體智慧的結晶,招招致人傷殘,招招見血,招招根據人體結構,生理反應,博擊經驗而設計、創造。
所以說,它的實戰作用非常強。
三、對通背纏關進行修改、完善
是陳式太極拳創始人陳王廷,他是一位明朝戰將,是中國武術史上一位大學問家,吸收各派武術之長,在實戰招式上,鍛煉身體功效上都對祖傳108進行改造、升華,在108式通背中既有外家拳的招法,又有內家拳的招拳,既有少林拳法的剛硬,又有武當拳法的陰柔,剛柔相濟,如棉裹鐵。
四、通背纏拳是一個體系完整,手法豐富的拳
它除了有108式母拳外,還有眾多的子拳,如三十二路套手,二十七路纏手,可以這么評價它,在中國武術史上,它是套路完整,實戰性強的拳法,把所有的招法都想絕了,如站立打,躺在地上打,群戰打,死里逃生法等等。
既有放長擊遠,背通勁,有有貼身短打,拳法密集。
由此可見,不管是進身還是拉距離,都能展開靈活的攻勢。
據史料記載,通背纏拳是北宋上百位武術家集體創作的結晶,是人類智慧的集大成。
五、通北纏拳是陳式太極母拳
通背纏拳又叫陳式太極長拳,演練起來既象太極又不是太極,既象長拳又不是長拳。
通背纏拳另一個名字叫無極纏拳。所謂無極是一個圓圈,易經上說:“無極者,太極之母也”,又說:“太極者,無極而生”,“無極生太極”,所以把108式通背纏拳叫母拳,陳式太極拳所有套路都是由108式而衍化出的。
六、通背纏拳演練起來變化多端
忽高忽低,忽上忽下,忽左忽右,連綿不斷,滔滔不絕,如長江大河,氣勢恢宏,使人產生壯懷激烈的情感。
詩言志,古人說:“歌之不足,舞之”,當詩不能徹底抒發豪情壯志時,往往拔劍起舞。
唐朝有詩人觀公孫大娘舞劍時,贊嘆:“來如雷霆收震怒,罷如江海凝青光”,通背纏拳既招法怪異,又舒展大方,把人體拉伸到了極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