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學習陳式太極拳的過程中,我們會遇到這樣得到心法“周身相隨,內外一致”,這句話在太極拳學習過程中有著重要的內涵。那么,我們該如何理解其中的意思呢?下面就有小編來為大家簡單介紹一下。
周身相隨 內外一致
太極拳的學習是講究身體各部位的協調性的。
周身相隨,內外一致的意思,是指全身形成一完整的運動體系。
陳長興在《十大要論》云:“太級拳者,千變萬化,無往非勁,勢雖不侔,而勁歸于一。”
由此可見,萬變不離其中,我們需要把握其中的規律。
夫所謂一者,自頂至足,內有臟腑筋骨,外有肌膚皮肉,四肢百骸,相聯而為一者也,破之而不開,撞之而不散。
上欲動而下自隨之,下欲動而上自領之,上下動而中部應之,中部動而上下和之,內外相連,前后相需。
所謂一以貫之者,其斯之謂歟!此段論述,具體闡明了周身相隨、內外一致,以及一氣貫通的整體表現。
也可見這句話的重大意義所在。
在周身內外相隨一致這一階段,內氣雖已貫通,但很薄弱。在練拳時,稍不注意或運動不當(如疲勞過度或精神欠佳),都會影響內氣的貫通和運行。
在前一階段,如身、手、內、外產生了矛盾,可以用調整身法的辦法去解決,使姿勢 順隨,內氣貫通。而在這一階段,就不許用調整身法的辦法去解決。
這一階段,要求周身相隨,以內氣催外形。氣不到,外形寂然不動;氣一到,外形隨氣而動。
以心行氣,以氣運身。每招每勢,氣由丹田發起,內走五臟百骸,外行肌膚毫毛,運行周身而復歸丹田,纏繞往來,圓轉自如。
動作以纏絲勁為核心, 以內氣為統馭,形成一個完整的運動體系。纏絲勁發源于腎,起于丹田,遍布全身,處處有之,無時不然,衍溢于四體之內,浸潤于百骸之間,達四梢通九竅,增長內氣無窮,使內勁收斂入骨。伸筋壯骨、氣血流通,消化飲食,祛病延年,皆纏絲內勁之功效。
纏絲系勁為陳式太極拳之精華。
此段時間,每天除堅持練架式套路以外,可以結合練習推手,從而體會沾連粘隨,擠按的勁別,校正拳勢運動的正確與否。每天還可以增加練習幾遍炮捶,用來增強耐力和爆發力;練習刀槍劍棍等器械,以檢驗手眼身法步的配合。
從而使在練拳時,能夠做到不加思索,不犯疑意,不期而然,內外一致,周身相隨的程度。完全掌握太極拳的要求和運動規律。
通過這一階段練習,已經有了自我糾正的能力,可以脫離老師的指導,不走彎路。
繼續深入研究,就可逐步進入奧妙境界。
陳鑫說:理不明,延明師;路不清,訪良友;理明路清,而猶未能,再加終日乾乾之功,進而不止,日久自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