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式太極拳在屬于太極拳流派中的主流流派,當中的招式也是復雜多變,實用性都是非常強的,小面小編就為大家介紹一下陳式太極拳的“斜行拗步”,以此來增加大家對陳式太極拳招式的認識,并在實踐中可以有所運用。
學習陳式太極拳,重要的就是腳踏實地,理解和掌握每一招每一式,并將其融會貫通。
所謂“斜行”,是指上步時形成的身體上下肢之間的角度方位,相對“正行”而言;所謂“拗步”,則是指手與腳的配合關系,相對“順步”而言。如左手在前和右腳在前的配合稱為“左拗步”,右手在前和左腳在前的配合稱為“右拗步”。反之,如左手在前與左腳在前的配合則稱為“左順步”,右手在前與右腳在前的配合則稱為“右順步”。
該式后定式時,由于左鉤右掌與“單鞭”拳式恰恰相對,故有拳家稱 其為“右單鞭”,所以該式和單鞭拳 式一樣,也常被當作“中定”身法來 單獨練習。該式的技擊方法較為豐 富,特別是體現在絞纏之術和拗步 下采上擊之法這兩個方面。
想要將這一招運用好,我們需要規范自己的動作,并且要了解它的特點。
一、動作分解
為敘述方便和利于學者練習, 在此將全式動作細分為四個分動作。即轉腰纏繞,震腳鏟步,左轉提鉤和偏馬步按掌。
1、轉腰纏繞
接白鶴亮翅拳式,向右微轉腰再左轉,重心不變仍在左腿,右腳尖點地隨腰轉動碾轉的同時,左手外旋順纏向右向下,再微內旋逆纏向左劃弧置于左胯旁,掌指朝前,掌心向下;右手外旋順纏向上向左劃弧置于右前上方,掌指向上,掌心向左后,目視右手。
2、震腳鏟步
緊接上動,上體微向右轉,右腳微微提起后震腳落步,屈膝半蹲。左腳在右腳震落時迅速屈膝提起,腳尖上翹,以腳跟內側貼地向左側鏟出的同時,左手繼續向左向 上屈臂外旋順纏,向右向下劃弧屈 肘置于左肩前,腕同肩高,掌指朝上,掌心向右。右手內旋逆纏繼續向左向下向右劃弧置于右胯側,掌心斜向后下,目視右手。
這一步驟比較復雜,需要大家反復練習和體會。
3、左轉提鉤
身體左轉,重心左移,左腳尖落地踏實屈膝半蹲的同時,左掌隨轉體繼續向右向下向左經腹前過左膝變鉤,向左上方提鉤置于左膝上方,臂微曲,鉤尖向下。右掌外旋順纏屈肘收于右耳側,掌指向左后方,掌心向內,目視右手。
4、偏馬步按掌
身體右轉,右掌臂由右耳側向左向前,經胸前隨身體右轉向右劃弧平展,左鉤手向左平展的同時,重心微向右移。接著,重心微左移呈左偏馬步,身體微左轉,兩肩下沉,墜肘、松腕、屈膝、合胯,左鉤手高與肩平,鉤尖向下,右手塌腕下按,指尖斜向上,掌心斜向前,目視右掌前方。
二、動作特點
節奏與呼吸該式動作左纏右繞,上捋下鏟,前采后按,快慢相間,實屬陳式太極韻味十足的一個招式,初學者須抓住這些要點,認真學習,反復體會。
1、轉腰纏繞時,一定要突出腰為軸之特點,帶動兩掌左旋右轉,協調一致,如風擺楊柳,輕靈沉穩。動作節奏稍慢,此動吸氣。
2、震腳鏟步時,要抓住一動俱動、上下呼應之特點,當右腳震踏一落地,左腳隨即鏟出的同時,左手捋按,右手采帶,一氣呵成。動作速度較快,此動呼氣。
3、左轉提鉤時,要突出以身帶手、螺旋下沉之特點,左手呈鉤上提要隨身體轉動而動,身體要螺旋下沉,注意塌腰、松肩、沉肘,勁貫左手腕。動作柔和舒展,速度較慢,此動吸氣。
4、偏馬步按掌時,要抓住開中寓合,合中含開之特點,先雙開后雙合,氣向下沉,立身中正,圓襠合胯,八面支撐。動作速度緩慢,此動呼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