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氏太極拳練習的好處
1、增強精力
疲勞與否均可以練,以便精力充足,方法是利用滿吸的呼吸形式。當吸氣完畢后意念注意到會陰,而后上升上升到肚臍的深部,停留在此處,停留的時間一般要達到10-14秒以上。
如果加上意念在肚臍中轉一下,正轉反轉均可,則更好一點。當有了一定基礎以后(即停留14秒不覺得憋得慌了),再加一個短促的吸氣加發“嘶”字音,舌尖抵住門齒,做是會覺得丹田一鼓,這即道家的“倒吸嘶字加氣罡”,即吸氣加罡勁。用此法可增加精力。
若有意識地同時將肛門、會陰一收一縮,效果更好。如愿配合姿勢,吸氣時抬手也可以。忍不住14妙時,則先不要發嘶字音。做此功法需選擇空氣新鮮的地方。
2、增加腦力
頭腦疲倦時及平時學習中均可用此法。也與上述方法有相同之處,但不停吸。具體方法:用滿吸法,吸氣時腹部膨脹,當胸部張開,肺底、肺中、肺尖充滿后稱滿吸。
爾后頭上臺后仰,直到不能抬時,隨吸氣意念從前頭到后枕部再繞至鼻,一個吸氣在里面繞三圈半,停在百會穴深一寸處,此時意念“頭腦清新”(心念),百會處會覺得動一下,呼氣時慢慢還原。
此法可在開始看書時做,也可在學習半小時后做一次,養成習慣,不僅可以提高記憶力,思維能力也會增強,做完此功倍覺頭腦清醒。
如每次練功收功時做一次效果會更好。這種呼吸法每次做3--5個就可以了,做多了氣沖的可能會不舒服。
3、增強勇氣
有些人膽小、不敢走夜路,碰到悲慘景象難受,精神對外界刺激承受能力小,有人甚至呆著就有恐懼心理,這屬于肝膽氣、腎氣虛弱的表現,除以內臟著手外還要從神經著手配合呼吸調理。
方法:用滿吸法挺胸吸氣,一個吸氣當中加上幾個強度,一般一個吸氣用三股吸氣吸氣辦法,吸完后忍住氣,不得少于10秒,一般14以上,20秒則更好,呼氣時發“啊–”字音。
膽小的人如果想增強勇氣,吸氣時發短促的“嘿”字音,余氣再慢慢吐出。一般連續練7-10口氣,少不低于5口氣。這是降氣法,可以充盈腎氣。注意要在沒人的地方練,集體練功會影響別人。
4、祛除害羞怯弱心理
有的人在人多的場合說話臉紅,有的人上臺說話手心、腋窩續而臉紅汗出,有的人不敢去和生人辦事,有的人性格太內向,過于壓抑,這是心、腎陰虛的表現,如何改變這種氣質而使性格開放點,辦法是自然吸氣。
吸氣時收縮肛門與會陰,吸滿后用力吐氣,一口氣分三次吐,吐完后不要馬上吸氣,少停5-7-10秒。
呼氣時加上發“撐”字音,發音時舌尖頂貼于上顎,同時意想把自己撐大,發三個“撐”字音后口腔唾液出來,閉住氣咽掉再吸氣。
現在平時練可以,遇到事情膽怯了,練幾個這種調息,情緒就平穩了,自己精神鎮靜,氣機充足,說話表達就準確了,做事就順利了,其實有些事,并不是事情本身難辦,而是自己覺得難辦,把自己的氣給拴住了。
用此法呼氣發“撐”字時把自己撐起來,就(情-青+術)頭了。
5、克服驕傲
有的人總想表現自己、總想自己知道的多,含不住,體內有點興奮度就受不了,不自覺地用語言把這能量散發出來,這也是不健康、心陰虛的表現。辦法是用自然呼吸,吸氣時不要舌抵上顎,而舌抵下顎,吸滿了停5~7秒。呼氣是舌抵上顎,要慢、要細、要弱、要含胸、低頭,這樣任脈的氣容易往下降。
總的說是多吸少呼,意即吸氣時意念緊跟著,呼氣時意念輕點,往往有不少愛表現的人平時就喜歡昂頭闊步、神氣十足,這是心陰不足,任脈下不去的緣故。如督脈升起來降不下去,或任脈升的多自然會出現血壓高,若不是病態,從小習慣了,就會愛表現自己,把氣往上沖,過不去,任、督二脈交通不了,多余的能量就從嘴里放出來,這是任脈降不下來的緣故。
用多吸氣把氣補起來,吸氣時慢一點使里面充足,再含胸低頭,把任脈氣降下來,氣從正常道走了,虛也補了,往上升的逆氣也降下去了,任督二脈就容易平衡了。
6、快速入睡
當你要睡之前做幾個調息,側臥、仰臥都可以,坐著想睡也行。
方法是先從意識中發出睡覺的指令,而后慢慢吸氣,腹要放松,不要達到滿吸,胸微微一動,張一半就可以呼氣了,呼氣時默念“喝、哩(li)”音,同時配合意念從印堂深處向上一轉,從眼球分開向下一落,從兩乳頭一直到涌泉,做幾個呼吸,做不完即可入睡。
此法有似于催眠術自我催眠,睡不醒的再用增強精力的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