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癌,有人心里想著別治了,省點錢吧。也有人迫不及待地要治,一定要把它治好。不同的選擇方式,也許會有不同的結局,甚至讓人驚訝。有些沒有治的人,反而活得更久,而治的人反而過早離世了。
類似的反差在生活中屢見不鮮,有人查出來后依然能活到百歲,如同宋美齡40歲就查出了乳腺問題,卻活到了106歲。也有人剛查出來,沒幾個月就走了,比如那些曾經耳熟的主持人。同樣的癌癥為什么生存期不一樣?
問題到底出在哪里,為什么同樣是癌,存活時間不一樣呢?
主要是和發現時間的早晚有關系,越早發現活的時間就會越久。人的身體內其實每天都有壞細胞產生,但他們也會被清理出去。當身體機能有了問題,清理壞細胞的能力受阻,細胞變壞的速度會增加,數量也會堆積。有人很早的發現了這一變化,及時通過有效的途徑進行調理,比如改變飲食、避免熬夜、養成了好情緒,細胞轉壞的速度就會受到限制,對身體其他器官的損害就有限了,活得時間就會更長一點。反之,有人沒能在第一時間發現,等到其他器官已經受到損傷了才發現,壽命就縮短了。
每個人對身體狀況都應有所了解,尤其是一些早期的信號要給予關注。特別是在發現身體的一些部位有了腫脹、硬結后,要早做檢查確定這些硬物的性質。如果是壞的,要早點拿掉,是好的,則要及早控制,以免長大變壞。大部分的癌,剛出來時沒有信號可言,這時就應該養成每年體檢的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