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癌物,是個不再新鮮的詞匯,人們經常會聽到這個詞,也知道這種東西的危害。但致癌物到底是哪些,卻不是每個人都清楚的。為了普及健康知識,世衛組織專門列了一個表,將這種東西進行了分類,以便人們很好的分辨出哪些東西是致癌物。藏在身邊的致癌物有哪些?
根據世衛組織的分級,一般分為第一類、2A類、2B類、第三類四個等級,不在這四個等級內的食物,相對來說危害性少。當然,這也不是全面的,也有可能是一些食物的致癌性還沒有得到證實而已。
就目前歸納出的四類來講,包含在其中的各種因素,至少有兩個是會被忽視的。排在第一位的是咸魚,世衛組織特地在前面加了“中國式”三個字,意味著中國人吃的咸魚更為特殊。
咸魚,只是腌制類食品的代名詞,大量的腌制類食品,食用過多都會產生危害。除了咸魚之外,咸菜、咸肉、咸鴨蛋等,同樣是如此。腌制類食品中食鹽多,經常吃,食鹽攝入超標,血壓就不會穩定。
腌制時間過長,其中累積的亞硝酸鹽成分也會更多,而這種物質對臟腑是有損傷的,尤其是在過量攝入的前提下,還會引發一系列的中毒反應。
咸魚之所以上榜,源自于中國人吃咸魚,還會采用油炸、熏烤的方式。經過腌制以后,咸魚中的養分已發生了變化,有害物質已然存在。油炸、熏烤等方式,又將使得咸魚中的蛋白質結構改變,滋生出的有害物質更多。
中國人自古以來就有吃咸魚的習慣,逢年過節都少不了這種佳肴。即便知道了吃咸魚并不健康,依然會抵擋不住誘惑。在此建議,上了年紀的老年人,還是少吃為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