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腳發麻應該是很多人都經歷過的事,比如趴著午睡,醒來后手腳容易發麻,緩一會就好了,很多人都沒有當回事。偶爾一兩次手腳發麻或許不用太擔心,但如果經常莫名的手腳發麻,原因可能就沒那么簡單了,下面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手腳經常發麻是什么原因,別輕視。
手腳經常發麻,跟哪些原因有關?
跟溫度有關,手腳長時間處于低溫環境下,就容易發麻。因為人體對于外界有感知能力是因為皮膚下有神經,受凍時,手腳的神經感知能力會下降,容易引起手腳發麻甚至沒有知覺。
還可能是腕管出現了問題,腕管內的肌腱腫脹、淤血,使得組織發生變性,進而壓迫到了神經,引起手腳發麻無力。這種情況一般在經常做家務的中年女性身上較為常見。
或是頸椎的健康出現了問題,上肢發麻是其早期的身體表現之一,因為頸椎出問題會壓迫到椎動脈的正常供血,血液流動與循環就會受阻,手腳是血液循環的末端,就容易發麻。在從事于長期低頭工作、頸部經常受寒的人身上更容易出現。
如果是單側大腿小腿或腳部發麻,可能跟腰椎也有一定的關系,一般是慢性且反復發作的麻木,可能還會伴有腰部疼痛。對于長期干體力活、腰椎出現過問題的人來說,可能性更大。
跟血糖水平也有關,如果血糖水平過高,很容易會影響到神經系統的正常,神經易出現病變,就容易引起手腳發麻,可能還會伴有瘙癢或灼痛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