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齒,是我們嚼食食物的器官,對人體重要性不言而喻。擁有健康強健的牙齒,能讓我們的飲食更順暢。而一口壞牙,會影響我們的心情,同時導致進食疼痛,影響胃口。為了讓保證牙齒健康,我們每個人每天都要刷牙,但是有的人明明每天都刷牙,牙齒卻壞了。這是什么原因?一起來看看吧。
明明每天都刷牙,為啥牙齒卻壞了?
理論上來說,每天刷牙,牙齒上的有害微生物、細菌、食物殘渣等應該被沖洗干凈了,不會出現齲齒等情況了。但是有的人越刷牙,牙齒越松動,并且出現酸疼、紅腫等,影響生活。
其原因是刷牙方式不對,具體有4點
1、起床就刷牙
絕大多數人起床就會刷牙,然后吃早飯,但是這會讓牙膏中的有效護牙成分被吃進肚子。只能起到清潔牙齒的作用,護牙效果大打折扣。因此正確的刷牙時間應該在飯后20分鐘,起床先用清水漱口,然后吃飯,過了20分鐘左右再刷牙。
2、冷水刷牙
冷水刷牙會使得牙齒敏感的人出現牙齒酸痛,而且溫度過低的水也不利于牙膏中潔齒成分(氟化物、摩擦劑等)的發揮。尤其現在,處在寒冬,冷水刷牙是很不舒服的,所以應該選擇溫水。
3、刷牙太用勁
很多人認為,只要使勁刷,牙齒才能被刷干凈。其實這是不對的,過于用力會傷害牙齒,也可能會導致牙齦破損,甚至導致口腔潰瘍。刷牙的時候應該手腕用力,而不是手臂發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