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醫學》2019年刊文中提到,人的衰老并非呈勻速、線性地進行,而是在特定的關鍵時間節點(34歲、60歲、78歲時)突然加速進行。生活中,可能有很多人都感覺年滿25歲后,皮膚狀態變化明顯,30歲后,體能下降得厲害,那么這到底是為什么呢?
其實是受到蛋白質變化率的波動峰值的影響
研究人員在對18-95歲人群的血漿樣本蛋白質組的分析過程中,發現人體內有多種蛋白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而發生相應的變化,但和衰老有關的蛋白的數量并不會因此平穩地改變,而是在34歲、60歲、78歲時突然加速進行。
歸根結底是因為以上3個特定的關鍵時間節點是蛋白質變化率的波動峰值,其中,34歲是二十幾歲時的2倍左右,60歲雖高但一般,78歲則是34歲時的3倍左右,簡單而言,在34歲、60歲、78歲左右是人類老得快的時候。
從臨床醫學角度來說,如果在34歲、60歲和78歲做對幾件事,可能會有助于減緩衰老!
1、34歲左右以保持體型、保養皮膚、維護骨骼健康為主
人到34歲,感覺明顯的應該是容貌上的變化,因為這時候膠原蛋白流失速度快,流失量相對較大,不僅皮膚開始松弛,肌肉也愈來愈塌陷。
所以,34歲更應該通過運動鍛煉來保持良好的體型,減緩骨量丟失,使用舒緩無刺激的護膚品來保養皮膚,飲食上可以適量多吃些含有膠原蛋白質、鈣質的食物,對減緩皮膚衰老,維護骨骼健康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