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暴雨期間盡量不要外出,必須外出時應盡可能繞過積水嚴重的地段,要注意觀察,貼近建筑物行走,防止跌入窨井、地坑等。
2、關閉煤氣閥和電源總開關。
3、預防居民住房發生小內澇,可因地制宜,在家門口放置擋水板、堆置沙袋或堆砌土坎,危舊房屋或在低洼地勢住宅的居住人員應及時轉移到安全地方。
4、室外積水漫入室內時,應立即切斷電源,防止積水帶電傷人。
5、注意夜間的暴雨,提防舊房屋倒塌傷人。
6、不要在下大雨時騎自行車。
7、駕駛員遇到路面或立交橋下積水過深時,應盡量繞行,避免強行通過。
8、雨天汽車在低洼處熄火,千萬不要在車上等候,應下車到高處等待救援。
9、在山區旅游時,注意防范山洪。上游來水突然混濁、水位上漲較快時,須特別注意。
1.被雨水浸泡過的食物盡量不要吃。專家指出,夏季食品原本就易受細菌、霉菌污染,暴雨過后,被打濕或浸泡的蔬菜、水果等更容易腐爛變質,購買和食用時要尤其注意。各類瓜果好洗凈去皮后再吃;飯菜要燒熟、煮透,盡量別吃涼拌菜;剩菜如果沒放進冰箱,4小時后不要再吃。
2.自來水可能受污染,不要直接飲用。被暴雨沖走的動物尸體、廁所糞便、生活垃圾等都可能污染自來水的水源,因此,汛期內一定要喝徹底煮沸的水,必要時購買瓶裝純凈水。
3.皮膚接觸雨水后要及時清洗。如果皮膚存在傷口,接觸雨水后很容易誘發感染。此外,暴雨積水中存在各種污染物,趟水時一旦被雜物劃傷,更容易導致皮膚感染甚至誘發破傷風,應盡快就醫。
4.積水、垃圾及時清理。暴雨帶來的居室周圍積水、垃圾一定要及時清理,以減少蚊蟲滋生。家中可以使用蚊帳、驅蚊藥等,減少蚊蟲叮咬,以預防瘧疾、乙腦等病媒類傳染病。
5.用流動的水洗手。夏季是腸道傳染病高發季節,暴雨過后更會加大致病風險,因此接觸臟東西后,一定要及時洗手;外出回家、飯前或吃零食前都要先洗手。洗手時,要用清潔的流動水,擦手用的毛巾必須干凈。
6.避免過度勞累。暴雨后保持生活規律、合理安排時間、避免勞累、隨時增減衣服,對預防感冒非常重要。
7.廁所、糞便等嚴格管理。受災嚴重地區應對此采取必要的衛生干預措施。
結語:夏季就是一個多雨的季節,在這個時候很有可能會出現大暴雨和泥石流等自然災害,人們面對自然災害多數都是無能無力的,大家在平時應該要做好預防措施,尤其是暴雨天會引起洪水,大家應該要減少外出,注意自身的財產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