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決明子茶
決明子性微寒,泡出的茶有淡淡的青草香,味道較苦,對于肝火大的人,是個降火的良方,主要清熱、疏通肝氣。把單味炒決明子,直接泡茶飲用,直至茶水無色。現代藥理研究認為,決明子富含大黃酚、大黃素、決明素等成分,具有降壓、抗菌和降低膽固醇的作用。
2、菊花茶
菊花茶味道微苦,可散寒清熱、清肝明目。不懂門道的人會選擇花朵白晰且大朵的菊花,其實又小又丑且顏色泛黃的菊花反而是上選。飲菊花茶,不用添加其它茶葉,只將干燥后的菊花泡水或煮來喝即可。
用菊花10克,枸杞5克,一同放入鍋加水煎煮成茶。適合肝火旺盛,出現頭暈腦漲、耳鳴、眼睛痛等癥狀飲用。
3、茅根冬瓜茶
茅根20克,冬瓜50克,冰糖適量。把茅根及冬瓜洗凈,冬瓜切片或條狀,加入適量清水煎煮,水開后文火煮20分鐘后加入適量冰糖調味即可飲用。茅根具有清熱解毒,利尿的作用,配合冬瓜的清熱解毒、利水祛濕解暑的功效,相輔相成,常常用于治療夏熱中暑,小便不利,熱性煩渴等。
4、苦瓜茶
取苦瓜一條,洗凈,頂部切開去瓤,裝滿綠茶,設法蓋封(可用牙簽),懸掛于通風處陰干,再把苦瓜連茶一起切碎,每次取約5~10克,用沸水沖泡頻頻飲用。常飲苦瓜茶可治夏日口干、煩躁、小便黃赤等癥。但胃寒者和孕婦慎用。
季節更替
中醫認為人的五臟功能與季節關系密切,春季肝氣旺盛,氣候的不規律都會導致人體內熱加劇,引發肝火;炎炎夏日,氣溫上升也會使人們體內火氣旺盛;秋季少雨,空氣中濕度小,秋燥也是引起上火的重要原因之一;冬季氣候雖冷但干燥,人們活動少,加上很多人冬季飲食所含熱量較高,造成體內積熱不能適當散發,容易導致胃肺火盛,也就是中醫里的“三焦”癥狀。
吃香喝辣
中醫認為:多數麻辣食物、煎炸類飲食、燒烤類食物多熱氣,吃后容易產生“內生的熱“,非常容易引起上火,還有一些像橘子、荔枝、牛奶等,雖營養成分很高,多食、多飲同樣會引起上火。
戶外耗損
激烈的戶外運動會消耗大量水分及體力,而在外旅行過程中,會打破原有的生活規律,容易打亂人體內部環境的調和平衡,因而容易引發上火癥狀。
結語:上文已經為大家介紹了上火怎么辦,我們現在應該知道怎么做可以緩解上火了,在平時大家應該要注意保養自己的身體,減少熬夜的情況,一旦出現了上火的情況,應該要盡早的治療,生活中應該多吃一點去火的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