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很多人的印象當中陳皮就是橘子皮,一般人是可以這么認為,但是對于中藥而言,這是錯誤的理解。陳皮雖然和橘皮是同源,但是它們的性質卻大不相同。
中藥中的橘皮來源是蕓香科植物小喬木橘以及變種的干燥成熟的果皮,它經過晾曬之后,其中揮發油的含量是非常少的,但是卻增加了很多的黃銅類物質,這也是陳皮具有行氣挑中,燥濕化痰功效的原因,對脾胃氣滯或者是痰濕引起的疾病癥狀具有不錯的治療效果。
日常吃的橘子皮干燥之后的中藥效果是遠遠不及新會陳皮的,陳皮主要經過采收、開皮、晾曬、陳藏,其中陳藏是關鍵。因此,從養生、中醫的角度來看,陳皮和橘皮是不一樣的。
橘子皮在陳藏一年以上才可以稱之為陳皮,而且陳皮的時間儲存越久,陳皮就越香,價值會越高,且不會像其它中藥一樣儲存時間就可會變質。此外要注意,喜歡用陳皮泡水喝的人們,不可用新鮮的橘子皮泡水喝,也不宜食用,容易引起腹瀉或是過敏的現象。
還要注意有些地方做陳皮的柑橘,如果還未成熟的,一般是不食用的,沒成熟的果皮還有一個名字叫青皮。陳皮是只能用成熟的,品質好的柑橘皮才可以做成,對起皮的時間是很有要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