謠言是這世界上容被人們所聽信的,而關于健康的謠言更是深入人心,那你知道在生活中健康謠言有哪些嗎?人們常常會進入那些健康的誤區呢,你知道平日里有哪些關于健康的小知識嗎?接下來就和小編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關于健康的謠言
謠言一
男孩狂犬病發作學狗叫
近日,一段“男孩學狗叫”的視頻在網上熱傳。視頻中,男孩雖然被3名成年人控制住,但嘴里仍不斷發出類似狗叫的聲音。視頻發布者稱,該男孩被自家養的狗咬傷,而狗沒有打過狂犬病疫苗,所以男孩得了狂犬病。
真相:當地地警方調查后辟謠:近期當地并未接到狂犬病事發報告。與此同時,當地防疫部門專家也表示,狂犬病病人發作初期會出現恐水、怕光、頭痛倦怠、咽肌痙攣等癥狀,終因呼吸或循環衰竭而死亡,但不會出現學狗叫的表現。
專家說這其實是一個非常典型的圖雷特綜合征的病例。“圖雷特綜合征”這個名詞,一般人都比較陌生,其實它就是我們平常所說的兒童抽動癥。
這種病是一種神經系統疾病,一般在幼年出現,常以簡單的抽動開始,逐漸發展為突發的復雜運動,包括聲帶抽動和突然出現的痙攣性呼吸。聲帶抽動的初表現為喉鳴或喊叫,以后可發展為強迫而不自主的咒罵。
謠言二
3月將會流感大暴發
近網上流傳,有相關專家在解讀今年流感特點時指出,當前流行的乙型流感病毒有了一些變異,而目前國內使用的三價流感疫苗未能覆蓋這一病毒亞型。3月流感可能會卷土重來,引起新一輪的大暴發。
真相:專家在接受媒體采訪時已經正式辟謠說:“我根本沒有提過3月份會有一次流感大流行。”他表示,當時他在廣州舉辦的“冬季呼吸道疾病預防”市民公益健康講壇上講在南方,每年1—3月為流感高發季節,“記者誤將我的講話理解為今年3月會有一個大流行”。
還有相關的專家表示,今年流感仍是正常趨勢,沒有跳出人們對它的認知范圍。
流感病毒容易變異,但變異是兩種類型,一種是的確存在一些氨基酸改變,導致蛋白結構發生變化,抗原性發生變化;另一種是由于優勢毒株被打壓,不優勢毒株發展成新優勢毒株。
今年流感趨勢就是優勢毒株發生小變化。
謠言三
大個畸形草莓用了膨大劑
眼下正是吃草莓的好時節,但近日有網絡傳言稱,市場上銷售的個頭偏大或者長相畸形、不規則、果面凹凸不平的草莓可能過量注射了“膨大劑”之類的激素,吃了對人體有害。
真相:“這些都是無稽之談,膨大劑的本質是一種植物生長調節劑,草莓中有調控自身生長的內源激素,大多數情況下,草莓生產是可以依靠草莓自身合成的內源激素來調控生長發育的,如果植物自身激素量不足,可以適量人為增加,把它的正常生長狀態調整過來,比如使用赤霉素解除休眠,使用矮壯素控制徒長,這就是所謂的打激素。”相關的專家告訴記者。
“但草莓結果期間很少使用生長調節劑,如果使用容易造成果肉松軟,硬度變差,草莓的賣相和口感也會很差,拿到市場上也賣不出好價格,果農一般不會這么干。長相奇怪的草莓大多是因為授粉不均,大棚里溫度和濕度不良,蜜蜂量不夠,所以授粉會不均,長出奇怪的草莓是很正常的事。”專家說。
同時,他也指出植物激素與動物激素是完全不同的兩個概念。激素作用于細胞時,細胞中必須存在一種特定的受體。人體中沒有植物激素的受體,植物激素對人體根本不起作用。因此,人們所擔心的,攝入植物激素會“性早熟”“發胖”“內分泌失調”,這樣的情況是不可能發生的。同樣,動物激素也不能作用于植物。
1、夜里進食導致肥胖
據調查,每10個美國人中就會有4個上夜班,這意味著有很多人很晚才能吃晚飯。晚飯過晚是否會由于我們在睡眠時無法消耗掉這些熱量而導致肥胖呢?這要視情況而定,夜里很晚才進食一般不會導致脂肪增多,除非你當天攝入的熱量大大超過了你平時的熱量攝入量。但應該注意,很多人在吃晚飯時會吃一些冰激凌,油炸土豆條。夜里食用這些食品往往會致人肥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