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以食為天,飲食是保健身體基礎。為此,有人會說人是鐵、飯是鋼,一天不吃餓得慌,通過食用三餐,能維持身體。餓了吃飯是人們的共識,不乏一些人每餐都吃的很飽,認為虧什么都不能虧自己的肚子。但這樣的做法真的好嗎?
吃的很飽就健康?
可不見得,要是留心觀察的話,會發現暴飲暴食、大魚大肉反而不好,在古人看來,這樣飲食是:爛腸之食,換言之就是吃多了對腸胃有害,因暴飲暴食造成的危害有很多,會引起諸多慢性疾病。
感覺到餓了就吃飯,甚至會吃很多,這樣飲食無度會讓脾胃始終處于過度疲勞狀態,反而會損傷其功能。
適當餓肚子,有益健康
相反,適當餓肚子是一種養生方式,《黃帝內經》中有“食欲有節”的介紹,是說五味過度傷害五臟,容易消耗身體元氣。
而道家有辟谷的做法,是說適當的節食、餓肚子對健康是有益的。
有哪些好處?
幫助減肥
趁著春天想要減肥是很多人的想法,不妨就從餓肚子開始,進行間歇性斷食能合理、科學的保健身體。
這種做法不是說感覺到饑餓不吃東西,而是要少吃,本來應該吃三碗米飯,這個時候不妨吃兩碗,隨后慢慢的減少成一碗,能降低身體體脂率,達到減肥的目的。
通經絡、活氣血
會養生的人會堅持精神、身體雙調養的原則,為此有人說:富養精神、窮養身體。
精神的話,是修身養性的一種,例如多關注道家經典、醫藥典籍,能讓精神世界更豐富;而就身體來說,吃的“窮”點、“寒磣”點,不要大魚大肉,素食、低脂肪、低熱量就很好。能保持經絡通暢、氣血活躍,組織器官更加旺盛。
降低膽固醇
適當的餓肚子,在一定程度上會降低甘油三酯的含量,能降低膽固醇,特別是壞膽固醇,從而能維持健康。
預防疾病
病從口入一定要記住,疾病的出現往往就是飲食不當導致,特別是暴飲暴食、每餐吃的油膩對健康危害更大,要是長時間這樣做,高血壓、高血糖、脾弱等病癥會不知不覺找上身。相反,要是進行間歇性斷食、餓了少吃、控制食用食物的量,則會預防這些病癥。
讓身體餓一會,不是說不吃,這些誤區好要知道。
首先,讓身體適當的餓一會,不是說禁止食用食物,就食用的食物來說,好是低熱量食物。
其次,要與生活方式、情緒有關。營造一個健康、安逸的生活環境,對工作、生活不能過于悲觀,給自己更多的正能量。
后,與運動相聯系,進行間歇性斷食,不要劇烈運動,輕緩的運動適合,例如,慢跑、步行。
間歇性斷食到底該怎么做?很對人都很關心。
5:2的時間比例
按照一周七天,其中有五天正常吃東西,其余的兩天則要控制食物攝入量,將食用的食物量下降,從四分之一向二分之一減少。
吃什么?
就食用的食物來說,湯水居多,例如果汁、蔬菜汁、蔬菜湯都比較好,每天控制熱量的攝入不要超過500千卡。
注意事項?
間歇性斷食的適用人群一般來說是身材較為肥胖、體脂率高,以青年人、中年人為主。孕婦、心腦血管疾病患者、精神異常的人好不要這樣做,以免出現不測。
本篇文章版權歸民福康健康所有,未經許可,謝絕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