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即是說,麻醉藥的劑量不能過少,也不能過多,讓患者既無痛又舒服的安全,這就提出了“準確麻醉”的需求,也即是說,要有清晰的麻醉深度,依據手術需求準確的把握和調整麻醉深淺,能在術后讓患者們及時醒來,而不是出現嘔吐等等的不良反響。
在打了麻藥后,患者的腦電波降低,出現了進入麻醉狀況;在手術中,腦電波近乎一條直線,這說明麻醉的程度一向保持了平穩;而在手術完畢后,腦電波直接上升回到手術前的水平,說明麻醉準確得讓患者剛好在手術完畢的點上醒來。國內的腦電信號監控要遍及還是需求一段時間的,由于當前監測力度不平衡,只有不到10%的手術能做到。
局部麻醉:利多卡因、丁卡因。
全身麻醉
1、吸入麻醉:七氟烷比較好,異氟烷也行,其他的淘汰了。
2、靜脈麻醉:異丙酚、氯胺酮、依托咪酯等。
還有麻醉性鎮痛藥:嗎啡、哌替啶、芬太尼等。
麻醉藥物主要分為局部麻醉和全身麻醉二種。
局部麻醉藥是一類局部應用于神經干或神經末梢周圍,能暫時或完全和可逆地阻斷神經沖動的產生和傳導,使局部的痛覺暫時消失的藥物。
1、全麻藥的麻醉機制尚未完全闡明,比較重要的理論有配體門控離子通道和脂質學說。前者認為,離子通道的研究表明,除氧化亞氮外,吸入全麻藥可通過抑制興奮性突觸和增強抑制性突觸的傳遞而發揮作用,其機制與干擾配體門控離子通道的功能有關,如干擾谷氨酸受體離子通道\GABAa受體離子通道和甘氨酸受體離子通道的功能,易化CNS抑制性突觸傳遞,因而產生全身麻醉作用。
脂質學說認為,吸入全麻藥脂溶性高,容易溶入類脂質豐富的神經細胞膜脂質層內,引起細胞膜物理化學性質變化,干擾了膜蛋白受體和Na+\K+等離子通道的結構和功能。進入神經細胞內的全麻藥與類脂質結合后,導致整個細胞的功能改變。因而抑制遞質的釋放\神經沖動的發生和傳遞,引起全身麻醉。
2、抑制循環和呼吸系統。含氟麻醉藥均不同程度地抑制心肌收縮力和降低心肌耗氧量,擴張外周血管和降低血壓,并能降低壓力感受器的敏感性,使內臟血流量減少。地氟烷和七氟烷對心血管系統的抑制效應相對較小。
本類藥物還能降低呼吸中樞對CO2敏感性,使呼吸加快\潮氣量和每分鐘通氣量降低。并對呼吸道有一定的刺激性,其中以地氟烷刺激性大而七氟烷小。
3、松弛骨骼肌和子宮平滑肌。 含氟麻醉藥有不同程度的骨骼肌松弛作用,且與非除極型肌松藥相協同。此外,還明顯地松弛子宮平滑肌,使產程延長和產后的出血過多。
結語:麻醉藥品,是指對中樞神經有麻醉作用,連續使用、濫用或者不合理使用,易產生身體依賴性和精神依賴性,能成癮癖的藥品,上文詳細的講訴了麻醉藥的副作用,麻醉藥有哪些以及麻醉藥的作用,希望大家能夠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