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說每個人都想要自己活的更久一些,希望自己能夠更加長壽,而在生活中為了追求長壽而積極養生的人也有很多,今天就讓我們看一看什么樣的人長壽,長壽的習慣有哪些,希望這些長壽老人的經驗能夠幫助到大家哦。
一、什么樣的人長壽
長壽是所有人的夢想,那么什么樣的人更容易長壽呢?
1.女性有明顯的優勢
百歲老人中有85%的人是女性。
2.一個人在什么時候出生也會決定他的壽命長短
與在春季出生的嬰兒相比,在秋季出生的嬰兒活到百歲的可能性會稍微增高。研究者推測了人們在生命早 期階段所接觸到的環境因素導致了這樣的差異。孕婦在冬季攝取的營養元素不是很全面,接觸到的陽光較少,人體內合成的維生素D也就較少,這些因素給春季出生 的嬰兒健康帶來了一些長期的不利影響。
3.擁有一個長壽家庭
波士頓大學的研究者發現,世界上的百歲老人之中,有一大半的人直系親屬,都是十分長壽的人。
長壽除了除了先天和基因等有關,也離不開后天的因素,認為能活到百歲完全是靠基因也是一種誤區。
二、什么樣的人可以長壽活到百歲
人活到100歲已不再是新鮮事。長壽專家指出,百歲老人是世界上增加快的年齡群。不過了解為什么有人會如此長壽,可以為年輕一代提供有價值的生活經驗。
據研究發現,百歲老人的健康問題往往延遲到90歲以后才出現。幾乎可說如果你的健康有問題,你根本不可能活到那個年齡。所以并不是“愈老病愈多”,而應該是“愈老愈健康”,這樣想變老反而是好事。
1、少吃紅肉 不吸煙
良好的飲食習慣以及生活習慣是很重要的,保持健康的飲食習慣,少吃紅肉,不吸煙,是好的長壽方法。
科學家說,自1992年以來,這項研究工作一直在分析北美各地數以千計的百歲老人的身心健康。他說:“這是全世界大規模的研究,我們已研究從100歲到119歲的2000人。其中老的研究對象是有紀錄以來第二高壽,住賓州的119歲老太太。”美國現在約有四萬名百歲老人。有這么多百歲老人的原因是20世紀醫藥和公共衛生的進步,例如清潔飲水的普及、全國疫苗計劃、死亡率降低及許多疾病已有根治方法。
但正如帕爾斯在他《長命百歲(Living to 100)》書中所說,百歲老人確有長壽秘訣。他說:“除了遺傳外,要活到90歲還是要靠良好衛生習慣。我們的研究顯示,良好衛生習慣包括吃素、盡量不吃紅肉、不吸煙,經常運動保持體重。遇到壓力不必躲避但要積極應對,不讓壓力影響自己。”
2、熱愛生命 有幽默感
1985年創立“全國關注百歲老人計劃”(National Centenarian Awareness Project)的琳恩?艾德勒(Lynn Peters Adler)說:“百歲老人明顯的共同特點是熱愛生命,包括有幽默感。”她在《百歲老人:紅利歲月》(Centenarians: Bonus Years)一書提出百歲老人五個共同點。
艾德勒說:“除熱愛生命外,第二共同點是他們采取積極但事實求是的態度。第三是有虔誠宗教信仰,第四是勇氣,因為活到百歲并不是容易的事,會有很多麻煩。后也是重要的共同點,是每當遇到生命轉折點,他們都有驚人的調適力接受變老帶來的改變,不讓改變阻礙自己。他們已安然度過許多改變:經濟大恐慌、世界大戰和我們經歷的很多事件。
3、享受生活 獨立自主
阿德勒制作了一部紀錄片“百歲老人現身說法”(Centenarians Tell It Like It Is)。她看到這么多百歲老人活得這么好,深受鼓舞。她說:“看到這么多老人家獨立生活,或只需要一點幫助,感覺真好。 有些老人家住在老人院,但有屬于自己的公寓,有些還能自己開車。他們不但令人佩服,思想也非常現代化。他們都很會享受生活,足堪借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