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菜籽油
菜籽油就是我們俗稱的菜油,又叫香菜油,是以十字花科植物蕓苔(即油菜)的種子榨制所得的透明或半透明狀的液體。菜籽油一般呈深黃色或棕色。菜籽油中含花生酸0.4-1.0%,油酸14-19%,亞油酸12-24%,芥酸31-55%,亞麻酸1-10%。從營養價值方面看,人體對菜籽油消化吸收率可高達99%,并且有利膽功能。
4、芝麻油
芝麻油有普通芝麻油和小磨香油,它們都是以芝麻油為原料所制取的油品。從芝麻中提取出的油脂,無論是芝麻油還是小磨香油,其脂肪酸大體含油酸35.0-49.4%,亞油酸37.7-48.4%,花生酸0.4-1.2%。芝麻油的消化吸收率達98%。
5、玉米油
玉米胚芽脂肪含量在17%~45%之間,大約占玉米脂肪總含量的80%以上。 玉米油中的脂肪酸特點是不飽和脂肪酸含量高達80%~85%。玉米油本身不含有膽固醇,它對于血液中膽固醇的積累具有溶解作用,故能減少對血管產生硬化影響。玉米油也是受高溫的,可以用來做熱炒,但是跟葵花籽油一樣,它含有較高的omega-6脂肪,所以也不適合重復使用。
6、橄欖油
橄欖油是一種優良的不干性油脂,橄欖油中的脂肪有2/3以上都是單一不飽和的。橄欖油中不飽和脂肪酸含量高。利用人體消化吸收,因此營養價值較高。初級橄欖油還有預防心臟病和癌癥的作用。欖油具有高度的熱穩定性,非常適合高溫烹調。
推薦選擇的油
平時做飯做菜時建議選擇:茶籽油、亞麻籽油、橄欖油、花生油、玉米油等這些油對血脂和動脈粥樣硬化無明顯影響的植物油,這類油中單價不飽和脂肪酸含量約占40%~65%,多價不飽和脂肪酸含量與飽和脂肪酸含量接近。
不推薦選擇的油
如各類動物油、可可油、椰子棕櫚油等。這類油中飽和脂肪酸含量高達84%~93%;不飽和脂肪酸則低于7%~14%,主要為單價不飽和脂肪酸。這些油有升高血脂和加速動脈粥樣硬化,對健康不利,不可長期食用,但偶爾食用來補充身體中所需的飽和脂肪酸,也不會損害健康。
在你做飯之前,應該先考慮好,你手里的油是拿來炒菜還是用來點綴烹飪的。我們知道油在熱鍋里太久就會開始冒煙,而冒煙時就會產生致癌物,會增加患癌癥風險。每一種食用油會開始冒煙的溫度都不一樣,這個溫度點我們一般稱之為“煙點”。一些油的“煙點”,只適合拌沙拉或點綴食物。而另一些油的“煙點”較高,所以更適合炒菜。
從上表可看出,壓榨油的“煙點”普遍低于精煉油的“煙點”。這主要是因為通過精煉過程,可以降低油脂中游離脂肪酸的含量,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油的“煙點”。當然精煉工藝也會損失油脂中的一些有益的成分。
總結:吃油是每個人身體營養特別重要的部分,如果不吃油什么也會缺少油脂,這樣對身體營養吸收不好,但是,如果吃油太多,也會造成身體營養過剩,從而導致各種疾病,那么,在吃食用油的時候,大家要注意,適量食用好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