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壽是所有人抖想要擁有的,很多朋友為了長壽養成了良好的習慣,卻不知道自己到底能夠活多久,今天就讓我們來看一看人能夠活多久,人長壽的方法,相信看完之后大家都能夠知道人的壽命極限。
隨著時代的發展的,人們對于壽命也越來越在意,通過普查顯示,人的壽命越來越長。但人的壽命極限是多少呢?
不久前,美國醫學研究中心艾伯特·愛因斯坦醫學院的科學家們在Nature網站發表的一篇論文中則指出,人類不太可能比世界上目前已知長壽的人活得更長了,并且這一點即使未來科學和醫療繼續發展或許也無能為力。每個人都希望自己健康而長壽,生而為人,我們到底能活多久?
長壽命已達上限
從上世紀開始,隨著飲食、環境、醫療以及各領域的不斷發展,人類的平均預期壽命呈現出不斷提高的趨勢。
但是,愛因斯坦醫學院研究人員發現,代表高預期壽命變化趨勢的曲線雖然目前仍在不斷向上延伸,但它終會碰到一個“天花板”,并且人類差不多已經達到那個上限。文章通訊作者Jan Vijg表示:“人口統計學家和生物學家對長壽命將不再持續增長持有異議,認為沒有理由去相信這樣的說法。但是我們的數據強有力地說明,人類長壽命早在上世紀90年代就已經到達了上限。”
專家分析的數據來源于人類死亡率數據庫,這一數據庫變質了40多個國家的死亡率以及人口數據。
通過這一數據庫發現,自從1900年起,這些國家普遍都呈現出老年人口(70歲以上)死亡率降低的趨勢:如果將老年人口按他們特定出生年份來分組,那么出生年份越晚的人,他們存活到老年的人數越多,也證明其平均期望壽命在不斷提高。
但如果著眼于自1900年以來100歲及以上人群的增長量,在不考慮出生年份的情況下,研究人員發現增長量在100歲左右達到頂峰,之后迅速衰減。Jan Vijg解釋說:“這一發現指出晚年死亡率的下降速度在變緩,而人類的壽命可能達到了上限。”
而隨后在對國際壽命數據庫中“大報告死亡年齡”的分析結果,進一步佐證了他們的結論。1968年至2006年間在美國、法國、日本和英國四國得到確認的、活到110歲或者更年長的人群中,其死亡年齡于上世紀70年代至90年代早期快速提高,但在1995年左右開始趨于穩定,這進一步佐證了人類壽命存在上限。研究者注意到,這一穩定值的出現接近1997年,這也正是122歲法國人Jeanne Calment去世的時間,她是人類歷史上有記錄的活得久的人。
專家提出,人類平均壽命的極限是115歲,而少部分人知道的125歲是人類壽命的絕對上限值,理論上來說是不可能還會有比這個再高的。
“人類高壽命為120歲左右”
早在2005年,Science雜志為了慶祝創刊125周年,向全球科學家征集了125個有待解答的問題,其中一個便是“人類壽命到底能延長多久”。
關于高壽命,專家說:“根據人口資料記載和科學實驗證據推算:人類的高壽命為120歲左右。”
他給出了以下三方面的證據:首先,全球學術界公認的人類歷史上長壽的人是法國人Jeanne Calment,享年122歲;其次,美國的衰老研究專家Hayflick L,根據人胚胎肺成纖維細胞的壽命為50代,每一次分裂產生的新細胞能存活2.4年,然后死亡,繼續下一次分裂,把兩個數字相乘,推算出人類的壽命為120歲;其三,法國博物學家布豐根據對多種動物壽命的觀察,總結出物種壽命是其生長期5~7倍的基本公式,如果人類的生長發育期以18歲計算,按照高7倍推算,為126歲,與120歲接近。
對于Jan Vijg新發表的結果,有科學家表示反對,認為隨著科學的進步,人類的高期望壽命可以進一步提高,并引證目前已經在線蟲及動物身上發現的提升壽命的控制基因或者限制飲食來提高壽命的方法。
Jan Vijg對此表示反對,他指出,實驗生物身上的結果對于人類來說未必可行,并且本身的人工環境已經干預了這些實驗動物的生長狀態。他指出:“我不否認藥物和組織工程學對延長我們的平均壽命有很大益處,但這些措施真的能夠幫我們突破115歲的年齡上限嗎?一些專家認為可能性不大。”
專家指出:“在動物身上起作用,要到人,只能說存在可能性。”
要健康,而不僅是長壽
“目前已經證實的長壽相關基因有叉頭轉錄因子,如FOXO3a、膽固醇酯轉移蛋白CETP、Sirtuins等。”專家強調,這些是“長壽相關因子”,與長壽密切相關,但并不專一地負責延長壽命。
“有不少針對長壽地區,比如日本、荷蘭等地的流行病學調查,發現可能是長壽因子表達高,或者衰老因子表達低,終呈現地區性的壽命延長。也有針對我國廣西等長壽地區的調查,但是結果并不呈現絕對相關,有的長壽老人不抽煙不喝酒,也有的嗜好煙酒,脾氣好的脾氣暴的都有。”專家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