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壽自古以來就是人們新追求的,大家都知道死亡就意味著什么都沒有了,所以誰不想多活一些日子呢?近有言論稱飲食限制能減少細胞衰老,這樣就能達到延長壽命的功效。那么,這是真的嗎?有科學家研究發(fā)現,飲食限制并不是吃什么?而是什么在吃你,這就是自噬。
飲食限制能減少細胞衰老
限制飲食竟然可以延緩衰老,你聽說過這個言論嗎?相信這個言論讓不少吃貨們都不敢相信。
近,荷蘭的科學家在發(fā)表了一篇論文,其研究表明限制飲食可以延緩早衰癥小鼠的老化,甚至預防DNA損傷。
DNA損傷與細胞凋亡是衰老的分子事件
人體的細胞無時無刻不面臨著遺傳物質損傷的風險,很多物理、化學因素均可使細胞的遺傳信息產生錯誤,有些損傷甚至是自發(fā)性的。當然,我們的機體也存在著一套相對完備的DNA修復系統(tǒng),可以及時的識別并修復DNA損傷。對于一些嚴重的、不可逆的損傷,人體將會啟動細胞凋亡程序,使遺傳物質發(fā)生損傷的細胞“自殺”而死。
什么是早衰癥
早衰癥是一類能使機體加速老化的疾病,患者相貌似老者,各個器官功能很快衰退,因機體衰老而產生的疾病多發(fā)。其原因尚不十分明確,部分緣于細胞遺傳物質修復機制的異常。
異常的修復系統(tǒng)使過多的細胞處于遺傳物質損傷的狀態(tài),由于損傷得不到及時的修復,其受損程度持續(xù)加重。機體識別這些損傷的細胞,并啟動了凋亡機制,這加速了機體的衰老進程。
早衰癥是一類疾病的總稱,如科凱恩氏綜合癥,又稱侏儒癥、視網膜萎縮和耳聾綜合癥,或小頭、紋狀體小腦鈣化和白質營養(yǎng)不良綜合癥,是科凱恩氏綜合征是科凱恩在1936年首次發(fā)現的。該病與遺傳物質異常有關,可出現一系列加速衰老的表現。
科學家的新發(fā)現是什么
DNA剪切修復基因Ercc1缺陷的小鼠可表現出加速老化的現象。該基因缺陷使細胞較長基因的表達減少,這個現象類似于正常細胞老化時的表現,亦與部分DNA損傷的影響相同。其他修復基因異常,如Xpg基因缺陷的小鼠可表現出類似科凱恩氏綜合癥的癥狀。
科學家們利用這些基因缺陷的小鼠模仿人類早衰癥,并將這些小鼠分為控制進食組和自由進食組。他們的研究顯示:當限制進食量的30%時,小鼠神經細胞的數量比自由進食組多50%,其他加速衰老的特征也變得不明顯,剩余壽命延長了兩倍。換而言之,吃的多的小鼠比吃的少的衰老的更快!
進一步的研究提示,限制飲食可阻止細胞較長基因表達量的下降,減少DNA損傷位點的數量,這可能是其作用的機制所在。
這個發(fā)現有意味著什么
研究人員提出,飲食限制很有可能對于人類早衰癥、神經退化等疾病有同樣的效果。這就是說,“吃飽喝足”可能是DNA持續(xù)受到損傷的兇手;而適當節(jié)食,每餐只吃七成飽可以延緩衰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