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熱性病患者則不宜泡腳,如高熱、出血、口熱舌干等。需要注意的是,有些人對溫度不敏感,或患有糖尿病、下肢靜脈曲張等,特別要注意水溫,因為這類患者容易并發周圍神經病變,末梢神經不能正常感知外界溫度,即使水溫很高,他們也感知遲純,就容易被燙傷。
6、老年人防止暈厥
由于更多的血液會涌向下肢,體質虛弱者容易因腦部供血不足而感到頭暈,嚴重者甚至會發生昏厥。其中,心腦血管疾病患者、老年人應格外注意,如果有胸悶、頭暈的感覺,應暫時停止泡腳,馬上躺在床上休息。
7、飯后半小時不宜
吃完飯后,人體內大部分血液都流向消化道,如果飯后立即用熱水泡腳,本該流向消化系統的血液轉而流向下肢,日久會影響消化吸收而導致營養缺乏。因此,好吃完飯后1小時再泡腳。
8、中藥泡腳用木盆
中藥泡腳用木盆或搪瓷盆。許多患有足跟痛、失眠、痛經、高血壓病的患者,常用中藥泡腳來輔助治療,但不要用銅盆、不繡鋼盆等金屬盆,因為此類盆中的化學成分不穩定,容易與中藥中的鞣酸發生反應,生成鞣酸鐵等有害物質,使藥物的療效大打折扣。
熱水泡腳添加什么東西好?
1、中藥
泡腳加中藥,或者是中藥泡腳片,可以達到很好的調理、治療效果,當然需要大家根據自身的情況,搭配好藥方,或者選好中藥泡腳片。如果是中藥泡腳的話,直接煲好中藥,用中藥水兌入涼水,到適合的溫度就可以進行泡腳了。
2、艾葉
艾葉也是一種民間非常流行的泡腳用材,艾葉泡腳可以預防感冒,祛濕,降火。艾葉泡腳的方法也很簡單,也是用艾葉煲水,然后兌入冷水,待水溫到40度左右,就可以泡腳,泡30分鐘即可。
3、食鹽
食鹽泡腳,食鹽可以殺菌,一定程度上改善腳氣,當然也比較實惠。
食鹽泡腳,就是把食鹽倒入熱水中,然后泡腳,一般加入一調羹的食鹽即可,不要太多。泡腳時間也是30分鐘左右。
4、白醋
白醋可以美白皮膚,緊致肌膚,還能殺菌,而熱水可以很好地刺激醋的活性,這樣就可以讓醋的殺菌效果更強,針對性治療腳氣。
結語:生活當中經常泡腳有助于我們的身體健康,但是泡腳也是有講究的,那么怎么泡腳比較好呢?泡腳的注意事項有哪些呢?相信大家看了上述小編的相關介紹都清楚了吧!希望上述小編的相關介紹都可以幫助到大家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