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鬼剃頭可能有些朋友會覺得陌生,什么是鬼剃頭?其實它還有個大名鼎鼎的名字就是斑禿,說這個很多朋友立馬就知道怎么回事了吧,那么鬼剃頭是怎么回事?鬼剃頭怎么治療呢?現在我們趕緊來了解一下吧,希望對你有幫助。
"鬼剃頭" 是俗稱,醫學上的名稱是斑禿,若所有頭發脫落,稱為全禿,全身毛發盡落則稱普禿。全禿和普禿并不常見,但和斑禿一樣,成因至今仍不能確定。西方醫學所提供的解釋包括神經性過敏、細菌性感染、內分泌失調、免疫系統失調等。至於治療方法,部分西醫會替病人在脫發的地方注射類固醇,以刺激毛發生長。
中醫學上認為斑禿是肝腎虧虛所致。頭為血之余,頭發能反映腎的狀態,而腎藏精生髓(髓有造血功能),因此若腎氣虧虛,血氣不暢,頭發便會枯旱脫落。根據臨床經驗,多位有「鬼剃頭」的病人,體質都是肝腎虧虛,而在病發前曾長期睡眠不足、工作過勞,或精神緊張,以致消耗過度,腎氣突然嚴重虧損,因而導致部分頭發脫落。
至於為何脫發的現象會集中在某小處地方,則不知曉。 中醫治療「鬼剃頭」的方法是養血養陰、壯腎及行氣活血,藉以改善體質,提高造血功能,令頭發再度生長。
你的情況會有所改善,無需驚慌不安,過度擔憂反而會影響內分泌,減慢復元速度,不過在吃藥之余,你應有適當休息,同時要注意飲食營養。 著作《諸病源候論》中寫道:“人有風邪,有于頭,在偏虛處,則發失落、肌肉枯死,或如錢大,或如指大,發不生,亦不癢,故謂之鬼舐頭?!?/p>
古人所云“鬼舐頭”系指塊狀脫發而言,其脫落處或如銅錢大小,或如指肚大小,患處不痛不癢。同時,古人也知道,“鬼舐頭”非“鬼”所為,而是風邪侵襲正氣虛弱的人體而發病的,一旦風邪侵入頭部,而頭部陽氣不足,便致脫發。
在另一部古代醫著《醫宗金鑒》之《外科心法——油風篇》中,對斑禿是這樣寫的:“此癥毛發干焦,成片脫落,皮紅光亮…………俗名鬼剃頭?!笨梢?,今日人們稱斑禿為“鬼剃頭”,還是有其出處的。
斑禿是以頭皮突然出現圓形、橢圓形脫發為特征。第一個脫發區可以發生在人體的任何部位,但常見于頭部。即斑禿一般多發生于頭皮,但也可發生在其他部位,如眉毛、胡須等處。
斑禿初時多為獨立的、局限性脫發,直徑約1~2厘米或更大,邊緣清晰。隨著病情的進展,皮損可逐漸增大,數目也逐漸增多,相鄰的皮損區可互相融合,形成大小形狀不一的斑片。病情若繼續發展,皮損可累及全頭,以致頭發全部脫落。
此時,頭皮仍可保持正常外觀,是為全禿。嚴重的病例,除頭發完全脫落外,全身其他各處的毛發,包括眉毛、睫毛、胡須、腋毛、陰毛及全身體毛等,都會脫落,這種情況稱為普禿。約有5%~10%的斑禿患者,其脫發呈逐漸進行狀,在幾天到幾個月的時間內,頭發可全部脫落而成全禿,少數患者可發展成普禿。
但無論是斑禿、全禿還是普禿,絕大多數患者是以斑狀、完全、快速的脫發為特征。換句話說,斑禿是突然脫發的常見原因。一般說來,多數患者在發生斑禿前是沒有預兆的,但也有部分患者在脫發前有頭皮局部的異常感覺,如灼熱、刺痛、壓迫感、麻木感、蟻走感、瘙癢感等。
部分全禿、普禿患者起病前身有疲乏無力、萎靡不振、聲音嘶啞、結膜充血等不適癥狀。 據估計,人群中斑禿的發病率小于0.1%;約有95%的斑禿患者病變僅局限于頭皮;男性斑禿患者中,約有10%的人胡須可受累,隨著病情的發展,身體其他部位的毛發亦可脫落,這些患者發展成普禿的機會較大。
臨床上,依病情的發展狀況,斑禿可分為三期。
(1)進行期
毛發、皮膚損害范圍日漸擴大,在禿發區周邊外觀正常的皮膚上,毛發疏松易抓落,有的折斷僅0.5厘米長;近頭皮的毛干萎縮,而無色素,末端毛發粗黑,呈棒槌狀,因而上粗下細,像驚嘆號(!)。禿發區??梢姷揭恍┟业拈_口,部分毛囊口并見到黑點,這就是殘留在毛囊內變性了的毛塊塊,醫學上稱之為“尸毛”。
(2)靜止期
一般經3~4個月,斑禿可停止發展,并可長期保持原狀,禿發區周緣毛發附著相當堅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