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大家都聽過“病從口入”,很多時候,因為人們不良的飲食習慣以及對飲食的不注重,導致了很多問題,例如食物中毒。那么食物中毒癥狀是怎樣的呢?食物中毒怎么辦呢?食物中毒的表現又有哪些呢?
首先我們來了解一下食物中毒究竟是怎么回事,為什么人們會食物中毒,食物中毒的原因有哪些,癥狀有哪些?
食物中毒是怎么回事
食物中毒是指食用了不利于人體健康的物品而導致的急性中毒性疾病,通常都是在不知情的情況下發生食物中毒。
食物中毒包括細菌性食物中毒(如大腸桿菌食物中毒),化學性食物中毒(如農藥中毒),動植物性食物中毒(如木薯、扁豆中毒),真菌性食物中毒(毒蘑菇中毒)。食物中毒來勢兇猛,時間集中,無傳染性,夏秋季多發。群體食物中毒的表現是,在短時間內,吃這種食物的人單個或同時發病,以惡心、嘔吐、腹痛、腹瀉為主,往往伴有發燒。吐瀉嚴重的,還可發生脫水、酸中毒,甚至休克、昏迷等癥狀。
食物中毒癥狀有哪些
雖然食物中毒的原因不同,癥狀各異,但一般都具有如下流行病學和臨床特征。
①潛伏期短,一般由幾分鐘到幾小時,食入"有毒食物"后于短時間內幾乎同時出現一批病人,來勢兇猛,很快形成高峰,呈爆發流行。
②病人臨床表現相似,且多以急性胃腸道癥狀為主。
③發病與食入某種食物有關。病人在近期同一段時間內都食用過同一種"有毒食物",發病范圍與食物分布呈一致性,不食者不發病,停止食用該種食物后很快不再有新病例。
④一般人與人之間不傳染。發病曲線呈驟升驟降的趨勢,沒有傳染病流行時發病曲線的余波。
⑤有明顯的季節性。夏秋季多發生細菌性和有毒動植物食物中毒;冬春季多發生肉毒中毒和亞硝酸鹽中毒等。
食物中毒發生后應如何急救
食物中毒后第一反應往往是腹部的不適,中毒者首先會感覺到腹脹,一些患者還會腹痛,個別的還會發生急性腹瀉。與腹部不適伴發的還有惡心,隨后會發生嘔吐的情況。
食物中毒既有個人中毒,也有群體中毒。其癥狀以惡心、嘔吐、腹痛、腹瀉為主,往往伴有發燒。吐瀉嚴重的還能發生脫水、酸中毒,甚至休克、昏迷等癥狀。
一旦有人出現上吐、下瀉、腹痛等食物中毒癥狀,首先應立即停止食用可疑食物,同時,立即撥打中心120呼救。在急救車來到之前,可以采取以下自救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