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情況下才切除膽囊
(1)急性膽囊炎的癥狀嚴重,用藥物治療沒有好轉,病人腹痛不止;有發熱發冷,腹部檢查右上腹有明顯壓痛和腹肌緊張,膽囊逐漸增大,血液化驗血中白細胞明顯升高,這時就應及時施行膽囊切除術。
(2)反復發作的慢性膽囊炎,膽囊壁有明顯增厚,膽囊的濃縮功能明顯減退,從而引起長期的消化不良癥狀或因反復發作影響日常的生活和工作者。
(3)有癥狀的膽囊結石病人。
(4)膽囊管已發生阻塞,引起膽囊積水或膽囊積膿。
(5)膽囊息肉大于5mm,且有增大的趨勢者。
(6)膽囊因外傷而發生破裂穿孔者。
(7)膽囊惡性腫瘤。
一般情況下,一些病情較輕的膽結石、膽囊息肉這類病癥是不需要切除膽囊的,只有嚴重的時候才考慮切除膽囊,膽囊是我們身體的重要組成器官,千萬不要忽視了對他的保護。
膽囊切除術后的遠期副作用可包括下列幾個方面。
1.消化不良,腹脹腹瀉
膽囊除具有儲存、濃縮和收縮等功能外,還具有復雜的化學功能和免疫功能。
膽汁是由肝細胞分泌經肝內外膽管沿膽囊管,進入膽囊進行存儲和濃縮。濃縮后的膽汁要比肝臟分泌膽汁濃縮30倍,留作進食高脂肪餐時,排入腸道參加消化。如果膽囊已經切除,就失去了這部分高濃度膽汁,在進食高脂肪食物時身體只好耐受消化不良,而導致腹脹腹瀉。
2.膽囊切除術后十二指腸液的向胃返流,胃液向食管的返流
近年來這種報導明顯增多,同時亦有相關的實驗對照研究證實。其原因是膽囊切除術后膽汁儲備功能的喪失,導致膽汁由間歇性和進食有關的排泄變成了持續性排入十二指腸,此時返流入胃的機會增多,導致了膽汁返流性胃炎或食道炎,給病人帶來了很多痛苦。
3.膽囊切除術對結腸癌發病率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