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養狀況的影響因素
大腦發育與功能的建立都與營養密切相關。尤其葉酸、蛋白質的補充不足或缺乏,直接影響腦細胞的形成。若孕婦孕早期的營養不良,會使胎兒腦細胞及神經系統發育障礙。
孕晚期的營養不良,則會使胎兒腦細胞數量增長不足,腦皮質溝回發育障礙,從而影響胎兒的智力。
疾病和藥物的影響因素
孕早期病毒感染性疾病和不恰當的用藥都可能影響胎兒腦細胞的發育。
科學研究表明,大腦細胞分裂增殖主要是在胎兒期完成的,它有兩個高峰期。第一個高峰期是懷孕的2~3個月,第二個高峰期是懷孕的7~8個月。
如果在腦細胞分襲增殖的分裂便可趨于頂峰,為孩子具有高智商奠定了基礎。 調查表明,受過胎教(包括音響胎教和運動胎教)的孩子比沒有受過胎教的孩子,其智商和情商有明顯的優勢。
異地婚配生育的孩子
一般來說,父母同是本地人,孩子平均智商為102;而隔省結婚的父母所生的孩子智商達109。
父母在佳生育期生育的孩子
一份抽樣結果表明,母親在23歲以前所生子女平均智商為103,而24~28歲這段時間生育者則高達109,太晚生育(29歲以后)的子女又低于105。專家建議24~29歲為育齡女子的佳生育期。至于男士,30歲左右當爸爸合適了。
被胎教刺激發育的孩子
胎兒在3個月左右就有感覺,當母親撫摸腹壁時,胎兒會用腳踢作為回應。到4個月時胎兒對外界的聲音有所感知。聲音不斷地刺激胎兒感覺器官,促進其發育,在人體智力發育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5~6個月時,胎兒能感受到外界一些活動,此時放一些音樂,孕婦進行腹部的按摩等胎教,可以促進胎兒的智力發育。
母體呈堿性的孩子
人體的體液呈微堿性,有利于身體對物質的吸收和利用。如果小兒體內缺少堿性物質,會影響激素的分泌和神經活動,這種兒童智商偏低。可改善孩子飲食結構,多食一些堿性食物可以提高學習成績。
一些食品如核桃、哈士蟆、珍珠、紅棗等可以增進智力發育。含有維生素C高的食品也對提高智商有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