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脈炎這個詞可能對于很多朋友來說,還不清楚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但是要知道這是一種會影響到人們身體健康的疾病,患者經常會出現腫脹的情況,如果不及時治療的話,會造成更大的危害,下面我們就來看看靜脈炎的癥狀以及靜脈炎的治療是什么,順便看看怎么進行靜脈炎的預防。
劉先生今年40歲,是一位在外打工的人員。某一天發現自己雙腿腫脹,而且顏色黑紫,去醫院檢查了尿常規,是正常數值范圍,后來才得知,其實是患上了下肢靜脈炎。
他說,自己一直不知道得了病,以為是自己站久了導致腳腫,一點不奇怪,直到顏色異常才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他想以自己的親身經歷提醒有類似癥狀的患者注意,盡早去醫院就診,以免延誤病情,耽誤了工作時間。
那么,什么是下肢靜脈炎呢?醫師說,下肢靜脈曲張是下肢常見的血管疾病,主要是因長時間維持相同姿勢,靜脈中瓣膜的破壞使倒流的血液對靜脈壁產生巨大的側壁壓力,引起靜脈壁相對薄弱的部分膨脹。
輕者,站立久后下肢酸脹、無力、容易疲勞;重者,可以造成曲張靜脈變硬、結節、破潰出血,一些由于工作原因需要長期站立的人群,是該病易發的人群。
下肢靜脈炎的主要癥狀是腿部腫脹,但和腎病的癥狀不同的是,腎病的腫脹不僅僅是下肢,還包括面部等,而下肢靜脈炎只有下肢腫脹,其余部位正常,而且尿常規也正常。
那么,怎樣才能判定是不是得了這種疾病呢?醫師說,除了憑借醫生的觀察判斷外,還可以通過彩超進行檢測。
此外,醫師還說,如果被診斷出是下肢靜脈炎,一般來說,在平躺和抬高下肢后,癥狀會有所減輕,但不管癥狀輕重與否,好向醫生求助,不要不聞不問,任由病情發展。
下肢靜脈炎的治療
靜脈炎是指靜脈內腔的炎癥并伴有血栓之疾患,中醫屬“黃鰍痛”,“脈痹”范疇。靜脈炎的發病原因是由於血流緩慢、血液凝固性增高,靜脈壁及內膜受到損害所致。
誘因是長期臥床、妊娠、外傷、手術感染、下肢靜脈曲張、內臟癌、胰腺體部癌及血栓閉塞性脈管炎等多種因素。傳統醫學治以溫經通絡,活血破瘀,多能治愈。
下肢靜脈炎得治療可以使用敷藥療法處方:鮮絲瓜葉10片用法:將葉洗凈,搗爛成糊狀,沿靜脈走向,貼敷患處,藥厚0.3厘米,上蓋一層塑料布固定,日換藥2次療效:敷藥1天,炎癥消除,用藥2天,血管彈性恢復而愈。
中成藥療法藥名
藥丸用法
取藥丸50粒,研成細末加白酒適量,調成糊狀,外敷患處,紗布包扎。干燥后滴酒保持濕潤,日換藥1次。療效:療效:連續用藥10天,可獲痊愈。
藥酒療法處方
紅花100克,75%酒精500毫升用法:藥浸酒內7天后,用藥棉蘸藥液涂擦患處,日3次。
療效
用藥3-5天,治愈率達100%。上述內容對靜脈炎的知識作了詳細介紹,希望對您有所幫助。如果您還有其他關于問題,可以向有關專家咨詢。
一般療法
以預防為主,病后及治療后應盡早進行肢體活動;長期靜脈輸液應定期更換注射靜脈;已發生血栓性靜脈炎,需臥床,抬高肢體30°至疼痛及水腫消失。
發生下肢靜脈炎,如屬一般留置針應拔除,更換穿刺部位,發炎部位可給予熱敷,癥狀應在3天內改善,若無改善跡象應通知醫師評估是否細菌感染。
中醫治療
在治療手段上利用中醫 “消、托、補和寒者溫之,熱者清之,實者消之”的治病原則,中醫治療具有活血化瘀、清熱解毒、溫經散寒、疏通經絡、化腐生肌的純中藥系列方劑,從而使動、靜脈血管恢復正常,促進血流通暢,達到迅速、高效、徹底治療脈管炎、靜脈炎、靜脈曲張等周圍血管疾病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