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憶力是大自然賦予人類的能力,也是大腦的主要功能,但是在生活中,你是否常常有丟三落四的習慣?想一件事情的時候卻發現自己怎么也想不起來之前發生的事?其實這就是記憶力變差的表現。年齡增長是會影響記憶力衰退,但是生活中的一些習慣居然也是記憶力變差的“元兇”。那么生活中哪些習慣會“偷走”我們的記憶力呢?
一、睡眠不足
睡覺是我們每天必做的事情,也是身體體力和精力恢復的好方式,而且中醫認為睡覺也是一種極好的養生保健方式。其實科學家發現,睡眠是影響記憶力主要的因素。
睡覺不僅有利于身體體力和精力的恢復,同時也是大腦放松的主要方式,因為一天下來,大腦長時間運轉就會變得非常疲憊,此時就必須要靠睡眠來放松大腦,大腦的主要功能就是記憶,所以睡眠充足也非常有利于記憶力的保持。
一旦睡眠不足,出現晚睡的現象,雖然人體也可以睡著,但是大腦卻不能得到有效的休息,導致大腦長期處在一個疲憊的狀態,不僅會導致記憶力變得越來越差,長期以往也會引起大腦的衰老,加速人體的衰老。
所以想要記憶力不變差,首先就要保證自己的睡眠充足。
二、不愛運動
運動是我們這一生必做的事情,從理論上來講,生命都是運動的,而想要身體健康,就一定離不開運動的幫助。
但是在這樣一個快節奏的社會里,人們往往在工作上花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就算有休息的時間也寧肯自己去休息,也不愿意去揮灑汗水,總是說下次再運動,結果這個下次卻遙遙無期。
不愛運動的話就會導致自身運動量匱乏,身體長期不活動就會“生銹”,使身體速度下降,抵抗力變差,容易被多種疾病困擾著,其中,也會引起記憶力的衰退。
美國密歇根州立大學的認知神經科學家發現,經常運動,特別是做有氧運動可以改善人的長期記憶力,換句話說,如果一個人的運動量比較匱乏的話,那么他的記憶力也一定比愛運動的人要差。
所以每周保證四次有氧運動,每次不少于45分鐘,這樣就可以顯著改善記憶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