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到了,對于這個不請自到的“客人”,你是否感覺到有點喧賓奪主了。萬物蕭條的冬天給人大的感受就是寒冷,如何御寒成了人們討論的話題。就外部衣著來說,在冬天要把棉帽、棉衣、棉褲、棉鞋全副武裝,從外界進行御寒是非常有助于身體保健的,而就身體來說,這個時候食物的進取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通過攝取食物能夠有效的保健身體。
同時,在冬天改變以前很多的生活習慣,生活習慣的改變,對于健康保健也是有幫助的,但是,在生活中很多我們習以為常的預防措施其實遠遠沒有想象中那么好,要是采用這樣的生活方式進行御寒,其實是更容易造成疾病纏身的。下面就簡單的來說說在冬天要是這么御寒,是會傷害身體的。
一、整天呆在空調房間
寒冷的冬天,外出轉一圈都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情,畢竟凜冽的寒風會讓人直打顫,而封閉的室內無疑是能夠很好的讓身體把熱能聚集,要是再有空調,那種感覺會是更棒的。
在冬天,空調成了很多人首選的御寒工具,寧愿在空調房里悶死,也不愿出去凍死是不少害怕寒冷的人心聲。
其實不然,長時間呆在空調房里對于健康傷害遠遠大于出去受凍受到的傷害,不少人在冬天使用空調的時候是希望溫度越高越好。其實不然,在冬天,空調的溫度超過了22度,身體的水分蒸發就會加快多少倍。
更不用說,冬天本來就是一個讓身體中水分蒸發較快的季節,再長時間在空調房里,會造成人體呼吸出現很大的問題。
人體的健康離不開新鮮空氣的補充,在這呼吸的過程中,能夠很好的促進新陳代謝,但卻會影響到呼吸系統正常的運行,在冬天要是長時間的呆在空調房里是非常容易造成急性咽喉炎的發生。
在冬天總不能一整天都在空調房里,對于一些需要外出的人來說,室內溫度高達二十五度,而室外的溫度維持在零度,這樣的溫差是會導致免疫力下降的,更加容易造成呼吸道感染。
頻繁的進出溫暖的空調房,還會造成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生,這是因為溫度的升高是會使得身體血液流動加快,但是當處在零度的室外則會減緩血液的流動速度,這種血液流動快、慢不協調的動作是非常容易傷害到身體。特別是對于老年人來說,更是要特別注意。
一般來說,在冬天,室內的溫度保持在二十度就可以了,即使在使用空調的時候,也是要適當的通風,在這通風過程中能夠有效的吸進新鮮的空氣,同時,要適量的補充水分和水果,這樣對于身體調節是有幫助的。
因而,在冬天對于空調要合理的使用,不能一味的依賴于空調進行保暖。